【新民网】25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下称《意见》)。上海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专家学者纷纷指出,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必须要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而在这一过程中,要找到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点。
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向新民网记者表示,上海建设金融中心不仅是上海的事,而且是国家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个博弈的过程,美国过度杠杆化和过度开发衍生品与监管缺失有很大关系。我们国内金融体系监管一直比较严格,在金融风暴中,国内金融机构衍生品出现的问题也是在海外市场上,因此,我们在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开展人民币用于国际贸易结算试点、研究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等方面创新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找到平衡点,这也对金融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陆红军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产品必然会在世界各个金融中心和市场成为热销产品,而这需要国内主要要素市场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期货市场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央行等机构一起打造平台,共同研发人民币产品。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指出,目前人民币结算方面的市场已基本建立,但是没有相关的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获批,将有助于人民币国际结算服务的展开,推进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的进程,而且境外跨国公司在国内的融资、国内企业不仅是主板而且二板三板市场在上海建立都将有望实现。
在《意见》中,一系列支持上海先试先行的政策中提到一点,“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产品试点”,这释放了上海将探索个人养老保险的信号。
“美国有相对完善的社会安全体系,在个人养老金体系(401K计划)中,员工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入养老金账户,这部分资金是暂时不用征税的,而企业也按一定的比例往这一账户存入相应资金,企业向员工提供3到4种不同的证券组合投资计划,员工退休时可以使用这笔资金,使用时再征税。”陆红军指出,国内的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人们对未来保障没有信心,不敢消费,这是目前一个软肋,这需要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税务部门协作设计产品,可以考虑给予个人一定的税收优惠,保障个人养老保险可以增值。
“专家谏言:上海探索个人养老保险可给予税收优惠”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066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