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首都议会广场
芬兰是典型的北欧福利国家。长期以来,芬兰逐步建立和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每个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处处有福利保障。
在芬兰,正常退休年龄为63岁。在国家政府机构工作的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纳入国家养老金法范畴。这些人员退休后由国家支付与工资挂钩的养老金。芬兰全国根据国家养老金法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超过28万人,每年开支将近31亿欧元(约合40.3亿美元)。
芬兰公务员退休前必须缴纳养老保险金,金额平均为工资的大约22%,其中个人支付4.3%至5.4%,其余由作为雇主的政府机构和部门缴纳。
然而,人口老龄化致使芬兰的公务员队伍面临人员短缺。芬兰是长寿国家,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74岁和80岁。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技术进步,居民寿命越来越长。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国民已到退休年龄,进一步加速芬兰人口老化。现阶段,芬兰人口老化的速度快于其他欧洲联盟成员国。
为鼓励人们更长时间留在工作岗位上,以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芬兰政府2005年初改革养老金制度。根据新的养老金法,公务员等工作人员可以在63岁至68岁之间退休。如果年满63岁仍继续工作,可以拿到更多养老金。
另外,芬兰养老金起算时间从原先23岁提前至18岁。18岁至52岁期间,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工作人员退休后所获养老金在工资中所占比例每年增加1.5%;53岁至62岁期间,养老金在工资中所占比例每年增加1.9%;63岁至68岁期间,养老金在工资中所占比例每年增加4.5%。
以一名1972年开始工作的公务员为例,每月收入2500欧元(3250美元),如果63岁退休,每月领取养老金1722欧元(2239美元)。如果68岁退休,养老金为2397欧元(3116美元),相当于退休前工资的95.88%。
“芬兰:鼓励晚退(图)”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066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