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解放日报》和《保险周刊》邀请我参加第二届保险论坛。当前,上海正在新一届市委领导下,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在“四个中心”中,金融中心处于核心地位,保险发展是金融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举办这样一个上海保险论坛对建设金融中心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他有利于集纳保险专家学者、国内外业界精英的智慧,为上海保险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上海是中国保险业的发祥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保险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市场体系逐渐完善,服务领域日益拓宽,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06年,上海全年保费收入407亿元,保费规模列全国第4位,占上海GDP的3.96%,人均保费收入为2992元,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共有73家保险公司和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涵盖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是国内保险机构最多的城市。
大力发展保险业,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创新政府管理、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的抓手之一。保险作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6年,上海保险在风险补偿、赔款和给付累计支出91.31亿元。同时,保险业的同志们积极开发公众责任险、安全生产责任险、建筑工程责任险、社区综合保险、上海外来务工人员综合保险等一系列社会管理程度高的险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希望,今后一段时间,上海保险业应积极发挥分散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稳定运行的职能,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为此,希望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险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企业年金业务,积极拓展企业和个人补充养老保险,开发出适合不同需求层次的养老险,让保险成为市民养老的重要保障。同时,结合“三医”改革,开发有特色医疗保险,开展管理式医疗保险和第三方管理医疗保险服务,适应多层次医疗服务和健康保健的需求。
二是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增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针对上海人口密集、产业集中、城市综合管理要求高等特点,保险机构应发挥风险防范和控制方面的专长,参与“平安建设”,推行财产险、火灾公众责任险、建筑工程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各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要进一步扩大外来务工综合保险、社区综合保险等惠及面广的险种的覆盖面,让保险为政府分担部分责任。同时,要积极发展“三农”保险,开发符合农村需求的财产保险、人寿保险等,服务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
三是加大创新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险应结合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要求,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如为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提供相应的航运险、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和服务;为2010上海世博会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保险,分散、化解世博会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为顺利举办世博会提供保障;为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提供相应的风险保障和服务等。
最后,保险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支撑,社会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风险意识不断增强,才会为保险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因此,保险发展要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只有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才会有更加辉煌的前景。
祝愿上海的保险业发展越来越好,祝上海保险论坛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出处:和讯网】
“发挥保险职能 推动上海和谐社会建设”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673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