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快乐老人报评论员 王聃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表示,从2003年开始,企业职工人均退休金已经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且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退休群体已经是最低收入人群。如果不尽快作出制度的调整,那么在未来,相当一部分退休人口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贫困。
当你老了,却骤然发现自己变得贫穷,老无所依,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人黯然神伤?在一个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的社会里,企业职工养老金“缩水”的危机,其实是整体社会保障的危机,必须引起警醒。
不必否认,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一直在增加,但其增长幅度依旧难以面对日益增大的生活压力。再加上企业员工大多处于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障模式中,而在许多地方,社保基金账户都呈现出亏损的状况,对养老基金的支付能力下降,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普遍的企业员工养老金危机。
养老金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它的短缺或增长缓慢必须要用制度性的“加法”来弥补,而从国外经验来看,也只有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实现普遍的平等与科学性,才会有可观的养老金水准。在这方面,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打破养老制度的双轨制,消弭身份差别,让个人承担相同的自缴比例,享有公共财政下的同等养老保障。另一方面,在继续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要建立健全统筹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保证公共财政更多惠及企业职工。
然而,无论是打破养老双轨制,还是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力度,要对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做加法,都离不开财力投入的加大。将企业员工纳入到无差别的养老福利体系中来,这就需要国家财力通过赎买的方式,去除事业单位员工现有的丰厚养老福利。而根据社会保险法,社保金亏空也需要政府来补空,提高社保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力度,对地方政府的财力转移与养老决心也是一大考验。
走出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危机,需要多做制度“加法”,当然,提高养老金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总之,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直面养老金危机以及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出处:红网】
“走出养老金危机要多做制度“加法””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486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