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以来,我市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围绕解决“人往哪里去”和保障全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积极推进人事人才、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改革,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完善政策制度,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如今,成都的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正在向“城乡充分就业和全民社保”加速迈进。
图片故事
罗大爷的幸福晚年
2007年6月,金堂县刚刚开始启动试点实施农民养老保险的时候,家住金堂县清江镇双堰村12组的村民罗兴邦立马就参了保。“当时一次性缴纳了7920块,从第二个月开始,我每个月就领90块的养老金,这几年养老金也在涨,现在我每个月可以拿100多块的养老金了。”罗兴邦说,虽然每个月100多块钱不多,但每个月有笔固定收入,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安心多了,至少养老不成问题了。
说起参加养老保险,其实最开始罗兴邦也和其他村民一样,根本不愿意参加。“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农民养老保险,根本不晓得是啥东西,要不是村干部来动员我几回,说不定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参加呢。”回忆起当初的固执,罗兴邦觉得有点可笑。“尽管当时有些怀疑,但我在对比、算账后,还是"麻"起胆子选择了参保。”
养老金拿到手,罗兴邦胆子更大了。“我和老太婆又算了笔账,每个月领90块,一年就接近1000多块,几年就可以把本钱拿回来,所以第二个月,我又让老太婆参了保。”现在,罗兴邦说,他们两口子每个月固定收入就有300多块钱,加上土地的租金等,一个月有七八百块,完全够用了。“有了固定收入,现在的日子好多了!”
罗兴邦还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和老伴参保得到实惠后,还动员村上很多邻居也都参保了,成了他们的“带头人”。如今,看到村上人大部分都有了养老保险,生活都得到了改善,罗兴邦和老伴都很高兴。
数字点击
752.78万人
截至2010年末,全市全社会就业规模752.7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433.7万人;与2002年相比,全社会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20万人,其中一产业就业比重每年下降,二三产业每年增加30余万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全市农业富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调整为20.28:33.23:46.49,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2.5%,“农民以农为主”的就业类型仅占33.2%,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达到97%以上。
611.9万人
截至2011年3月底,全市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11.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43.47万人、参保率达80.2%;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25.7万人,分别为全市常住人口的87.6%、户籍人口的106.6%,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21.9万人(含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参保人员142.1万人)、参保率达95.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03.8万人,参保率达98.4%。目前,全市城镇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387.52元,较2002年增长2.6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到85%,较2002年增长26.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到66%,加上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每人每年住院医疗费最高报销额度分别达到56.4万元、51.2万元。
成果综述
劳动就业
目标 实现城乡充分就业。
现状 基本实现了城乡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率为98%;就业结构由“一二三”调整为“三二一”;职业培训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基本达到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
思路 政策制度城乡统一,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就业机会城乡均等。
历程 第一阶段:2008年以前,实现了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先后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促进“三大制度”和“六大体系”。即:就业普惠、就业扶持、就业援助“三大制度”;城乡一体积极就业政策、就业目标、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培训、创业促进、就业援助“六大体系”。
第二阶段:2009年以来,积极创建“国家级充分就业创业型城市”和“城乡充分就业城市”。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五大创业工程、十大特别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了公共就业服务、城乡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城乡就业援助、城乡就业督导督察和职业培训等就业促进机制;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系列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五大创业工程”、“就业培训普惠制”,形成了“大就业”、“大创业”格局;健全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就业机制;建立了特殊情况紧急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统一了城乡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服务和就业援助制度。
社会保险
目标 实现全民社保。
现状 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城乡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四个一体化”,从而形成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两个体系”;实现了社会保险机构设置、业务经办“两个同城化”。
思路 先分类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然后逐步消除制度碎片、实现城乡一体化。
历程 第一阶段:2008年以前,实现了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先后建立实施了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金、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属高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阶段:2009年以来,建立起了由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两大制度构成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先后建立实施了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城乡一体化补充保险制度、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一体化社会保险制度、耕地保护基金补贴农民参保缴费机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可选择”门诊统筹制度、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和医疗服务费用谈判机制。
公共服务
目标 2012年基本实现全市就业社保公共服务均等化。
现状 全市100%的乡镇(街道)和95%的社区、54%的行政村建立了就业社保服务中心(站);构建了“成都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四维公共服务体系”模型,温江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就业社保服务中心(站)示范建设基本完成。
思路 服务项目向下延伸,服务规范全市统一,服务标准城乡一致。
历程 第一阶段:2003年开始,加强就业社保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第二阶段:2009年以来,探索建立“成都统筹城乡劳动保障四维公共服务体系”,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在全市推广。
本报记者 裴睿
作者:裴睿
【出处:成都日报】
“城乡充分就业和全民社保 成都正加速迈进”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442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