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戴向龙选准了养老金入市时机
作者:宏皓
养老金入市已经被市场讨论有段时间了,目前,酝酿已久的地方养老金入市获得重大突破,南方某省已经获准将1000亿元基本养老基金转交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这就意味着养老金入市开始付之行动。新增资金将提振股市和债市,新增资金的进场,对股市来说是个很实在的利好,其他省必然会陆续跟进。
养老金资产入市必要性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戴相龙建议对社保养老金要投入运营,主要养老金的投资股票应该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低的时候买,高的时候卖。所以,地方养老金如果收上来,有一部分用来买股票还是可以的。第一保值增值了,第二增加资本市场的机构对我们的鼓励。第三是养老金进入股市才能推动股市改革,推动中国股市由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
一份名为《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发布,报告显示,中国14个省份的基本养老保险在2010年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缺口共计达6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50亿元。报告还称,目前中国人口的总体年龄结构还比较年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还是大约三个人养一个人的情况下,因此目前出现的养老保险缺口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征兆。正因为养老金的缺口比较大,必须让现有的资产增值才能够补上缺口。
戴向龙选择在大家都不看好股市时入长线投资,恰恰是抄了个股市的大底;行情产生于绝望,大家都赔钱后的股市进来抄底,等大家解套时,养老金就大赚了。戴向龙当过央行的行长,懂金融,这个道理他非常明白。养老金现在进入股市是千载难逢的抄底良机,养老金现在进入股市是抄底赚钱,戴向龙很清楚:中国股市只要从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股市获利空间很大;再说目前还找不到一个比股市更有增长潜力的投资渠道,戴向龙的判断是正确的;少数反对的人都是从来没有干过金融的外行。
四大因素继续助推大盘反弹
今日沪深股指双双微幅高开,部分抄底买盘开始入场。对于后市,整体仍以震荡上涨为主。上周五沪深股指大幅下跌,周一则继续呈现弱势,创业板指数录得历史新低,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淡预期明显增强。但管理层则不这么认为,不断出台利好政策,而官媒用比较大的篇幅报道了重大的利好。大家所熟知的,官媒的报道一般具有指向性,这是否意味着沪深股指不会跌破前期的低点。
首先,上海市市长明确表示,国际板的推出没有时间表,条件仍不成熟。这和去年的观点是大相迳庭的,可以说观点是完全相左的。这种观点的忽然转变,可见管理层延续了近期对一级市场融资规模庞大的担忧,认为目前的融资规模应该减少,而不是大规模的扩大。那么,国际板的推出则只能往后推迟,这是去年笔者的观点。国际板暂停推出,市场的供给面延续减少的格局。
其次,央行在周一实行了逆回购,规模可能超过千亿元。逆回购是央行10年来首次采用的策略,可见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紧张,央行了在节前维持流动性,不得不祭出大规模释放流动性的措施。同时在接下来的几周中,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在10亿元左右,央行有调讲存款准备金率的需要,继续向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此外,12月M2增速快速扩大,被市场理解为事实上的宽松。货币政策的稳重偏松趋势更加明显,这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
再则,管理层提及的地方养老金入市有了开始,这将给市场提供比较新的资金流入。有媒体报道,某地养老金机构已经将1000亿元资金交给国家社保基金管理,按照40%的上限,将会有400亿元进入到市场中。但如果更多的地方养老金进入到市场中,这个规模将会迅速超过社保基金入市的总量相当。同时,管理层也在加快QFII的审批速度。也就是说,管理层在向市场不断的提供活水。
最后,我们看下外围市场,欧洲股市并没有因为多个国家被下调评级大幅的走弱,这表明欧洲的经济并不是那么差,标普可能出于某种目的而做出了降级的评价。在外围市场没有太大变动的情况下,沪深股指难以持续性走低,大幅的调整对应的是之前的大幅上涨,在相对底部阶段是正常的市场表现;目前,大透盘指数短线调整已经结束,跨年行情的序幕正在拉开;价什严重低估的中国股市必然会迎来春节后的反弹,戴向龙抄底股市是看重了中国股市价值严重低估,他是为了抄底赚钱来的,他的责任是让养老金赚钱。
作者简介
宏皓:原名章强。著名金融学者﹑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社科院金融博士,代表作《股王兵法》,并受邀在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中国经济网、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担任特约嘉宾。
【出处:中国经济网】
“宏皓:戴向龙选准了养老金入市时机”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3163.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