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入市又一次成为今年“两会”代表讨论的热点。
3月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养老金投资运营问题正在积极研究,方向已明确,具体办法还在论证。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则表示,从全球经验来看,养老金入市是必然的,等条件完全成熟再入市不现实。
养老金入市有其自身保值增值的需求,但让资本市场更期待的是,它的入市能否让股市脱离疲弱走入强势?《华夏时报》记者综合采访发现,由于养老金基数大,在中性假设下,若2012年底入市,将为股市带来的增量资金相当于2011年全年股票型基金发行总规模的1.5 倍,其提振效果不可小觑。
正如一些分析师所言,“养老金入市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任何一个能够看到的改革,都会让牛市启动。”更重要的是,对资本市场而言,养老金入市是治市而非托市、救市,能从多个层面促使监管部门加快治理股市制度积弊,推动市场基础性制度的建设和变革。
有多少钱可以入市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穆启国提供的数据表明,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最近5年以来的复合增速都在30%以上;若以年20%增速并以2010年的基数预计,2012年基本养老保险的规模将在22125亿左右,扣除委托社保部分(566.4亿),可投入市场的资金约在21558.6亿;2011—2012 年企业年金增量累计为1236亿。因此,在2012年底,尚可投入的总资金为22974.6亿。
在中性假设下,穆启国预计2012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委托社保投资比率为30%,投资股票比率为25%,则基本养老保险将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1617亿;假设增量企业年金投资股票比率仍为20%,则将为股市带来增量资金247 亿。两项合计的金额为1864亿,约为2011年全年股票型基金发行总规模的1.5倍。
穆启国强调,养老金基数大,且基本不投资权益类标的,因此,在权益投资上的比率提升空间更大,对股票市场边际影响也大,养老金的入市提振效果不能小觑。
记者注意到,正因近期养老金入市暖风频吹,使得上证综指2500点是否就是本轮反弹高点存在较大争议。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这关键取决于是否有新增资金入场。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张娅、指数投资部副总监柳军则向记者强调,2012年在新的产业周期开始孕育前,至少在一、二季度M1 触底之前,股票市场的本质特征未发生变化,“价值低估”这样的非行业因子仍是市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他们认为,当前的市场阶段仍属于典型的“产业线索不明晰、流动性趋紧的产业周期交替阶段”,未来伴随着新的产业周期孕育,市场将很难再重复2008年底政府大量释放流动性所驱动的V型反转。
国开证券策略分析师李世彤也表示,养老金入市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的任何一项如果能够看到,牛市就会启动,但现在还没有看到。
需多部门发力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股市生态正在好转,但仍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博时特定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李权胜向记者指出,一是公司上市融资IPO仍然频繁,二是市场参与资金比较有限。“我们常看到一个行业的上涨,是以其他行业下跌为代价,可见当前股市资金缺乏。”
这种市场内部的高波动性归因何在?与养老金入市是否存在逻辑关系?
在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看来,目前股票市场持有者主要还是散户,散户的投资理念较为短期化,这从客观上助推了市场的高波动性。
有关数据表明,养老金是美国资本市场上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其直接和间接的持股市值占股票总市值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
曾在美国的摩根士丹利公司工作16年的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汝平向记者指出,“每一次金融危机来临时,金融市场上首先逃跑的就是短期资金,一旦金融浪潮退却到整个资本市场的基石——养老金水位时,很快就会止跌回升。”
记者发现,对于养老金入市,亦存在风险过高等不少质疑之声,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对此曾表示,“这决不是简单地鼓励老百姓或养老金冲到股市里买股票,而是强调国家层面的一整套的机制建设。与养老金投资相关的制度建设,需要通过资产配置、管理人选择、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等一整套方案,通过专业投资者来进行投资,才可能实现较为稳定的回报。”
从美国经验看,资本市场的成熟壮大与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但目前类似的相互促进关系在国内似乎未出现。日信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袁秀明认为,当下的一个矛盾是:“有关部门到底想不想让股市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这需要他们共同发力,而不仅仅是证监会的职责,需要政府来平衡各方利益,尽可能让利于民。”
【出处:华夏时报】
“2万亿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将为A股带来1864亿资金”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303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