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
内容辑要:
“阶梯式退休”不一定能真正解决养老金的压力,贯彻《社会保险法》应该做的、需要做的、亟待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唐 钧
这年头――这边的“阶梯电价”还在争议之中,那边突然又冒出了一个貌似?生的“阶梯式退休”。
更令人奇怪的是,6月末人社部刚刚表态“延迟退休近期不推行”,而且保证“养老金无缺口”。然而,近日里又有媒体宣称:“人社部称65岁退休是误读,正重点研究阶梯式退休”。至于“阶梯式退休”,媒体给出的“名词解释”是:“所谓阶梯式退休,是指根据劳动者所从事的职业、工作性质和个人对工作的意愿不同,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标准。这种退休方式的优势在于,在统筹使用当期社会养老保险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更加尊重不同行业劳动者的行业差异,更具人性化。”
如果看到这个“解释”,你就明白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退休待遇的话,那你一定“太有才了”。笔者自忖:自己原本属于“误读”一类;现在又走马灯似地突然杀出了个“有优势”的“阶梯式退休”,目不暇接之余,真是感叹“不看还有点明白,一看却更糊涂了”。
媒体告诉我们:“对于延迟退休这番风雨,人社部有备而来。”记者笔下的“有备而来”,使我们想起小品中的本山大叔,变着法子忽悠人在那里转圈,转着、转着,不定什么时候就瘸了,届时就会糊里糊涂地买下硬塞给你的“拐”。
2004年以来,媒体上几乎每年都要讨论“延退”这个话题,也先后出现过好几个相关概念,譬如“弹性退休”、“柔性退休”,等等,现在又出来一个“阶梯式退休”。如果看字面,现在的“女性职工55岁、干部55岁,男性60岁”不就很“阶梯”吗?但记者告诉我们,不同之处是“根据”的不同:不再分男女了,而是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工作性质和个人对工作的不同意愿,来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标准。仔细研读,关键词是“设定”。
然而,这就从前年上海出台的“柔性退休”的政策理念高度上退下来了。因为上海的“柔性退休”强调的是“双向选择”,单位需要、个人自愿,而且值得称颂的是规定了公务员不在此例,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当时笔者就曾指出:这是个很好的政策设计;但也提醒:这个政策设计与减轻养老基金压力无关。
据媒体报道,在此项政策出台后的半年中,上海市总共有200多人完成了“延退”签约,以后就再也不见任何相关的数据信息。这也许能说明:一旦前提条件是你情我愿,要达成“延退”协议其实是很困难的。而后,这项当时炒得火烫火烫的改革,就此偃旗息鼓。
前些日子已撰文说明,满打满算的“延退”尚且只能每年省出200个亿,煞费苦心的“设定”又能再“啬”出几何?――肯定在200亿之下。
如此看来,似乎没有必要一而在、再而三地让广大人民群众转圈――因为本山大叔的台词已经把“标准答案”公诸于世:转上几十圈,没有不瘸的。贯彻《社会保险法》应该做的、需要做的、亟待做的事情有的是,做点正事岂不更好。
【出处:中国经济导报】
“唐钧:“阶梯式退休”不能真正减缓养老金压力”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197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