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国栋 本报通讯员 李建勋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礼记·礼运》中所描绘的关于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
抚今追昔,让更多人拥有社会保险、解除后顾之忧,成为我省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社会保险体系日趋完善,覆盖面持续扩大,保障待遇水平连年提高,经办管理服务不断加强……社会保险普惠的阳光,不断提升着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温暖着齐鲁儿女的心。
人人享有社会保险
在基本解决种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看病不太贵之后,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又初步解决了养老不犯愁的问题;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统筹、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险统筹,这些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近年来,山东的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制度上的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全省97%的城乡居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山东全面贯彻实施,全体劳动者及广大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这些惠民政策的制定出台和贯彻实施,使山东省广大城乡劳动者和全体居民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济、伤有所补、生有所助的民生目标,提高了山东人民的幸福指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安全网、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
让更多的人参加社会保险,享有社会保障,一直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全省社保经办机构付出了艰辛努力。
他们紧紧围绕政策落实抓经办,把建立长效机制与抓好近期目标相结合、整体推动与重点督促相结合,建立了部门联动、督导检查和奖励约束机制,推动各地把扩面工作纳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向各级党委政府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进度慢的地区重点进行督导,强化了动态管理、领导抓点包户、规范稽核、媒体宣传等工作措施,推动全省扩面工作顺利开展,使各项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迅速增加,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到2012年6月底,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70.4万、2981.4万、986.2万、1304万、895.1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241.1万人,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享受到了社会保障,分享了经济改革、社会发展的成果。
把待遇落实到每位参保人
随着社保全覆盖的逐步推进,我省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稳步增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在我省,各级经办机构把基金征缴作为经办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行各项社会保险费“一票征缴”,所有险种统一登记、统一申报、统一基数、统一缴费、统一结算,参保单位只需一次申报、一张支票即可办结所有缴费业务。创新征缴手段,积极推行网上征缴和个人缴费委托银行代扣代缴,参保人员增减、社保缴费申报、社保基金征缴等业务通过网络进行,节约了社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坚持依法征缴,严格执行社会保险法及相关配套法规,健全完善征缴工作程序,对欠费单位依法加收滞纳金,加强社会保险缴费稽核,加大清理欠费力度等,使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提高了基金征缴工作效率。
正是在各级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工作成效显著,社会保险费征收逐年大幅度增长,基金征缴额由2006年的702亿元,增加到2011年底的1456.7亿元,年均增长20%。今年6月底累计结余2143.6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社保基金的稳定增长,为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并大幅提高保障水平,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始终把确保待遇发放作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政策,严格加强经办管理,切实搞好相关服务,把每一项社会保险待遇落实到每一位参保人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编织了一道“安全网”。
今年1至6月,全省共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基金67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企业退休人员连续8年大幅提高了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923元,8年时间增长了1.5倍。同时,优化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程序,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更加快捷方便,全省303.3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始终保持100%。陆续推行医疗费用付费方式改革、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考核、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全面推动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等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城镇职工、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和65%,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平均达到26万元和12.6万元,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有效降低。规范完善了工伤保险市级统筹经办业务流程,调整提高了1—4级工伤人员伤残津贴、护理费和遗属抚恤金,调整后分别达到1855元、1159元和882元,并全部按新标准落实到位。国有企业有等级的12万名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到了工伤保险统筹范围,实现了预定目标。
转接顺畅人员流动更自由
记者从省社保局了解到,2011年,全省共开具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凭证53407份,办理跨省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33507人次。而截至目前,今年的转移接续量已经超过去年。
社保关系转接是涉及自由流动人员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社保经办机构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关系管理,严格按照转移接续“三个十五天”的工作时限要求,认真执行“两进两出”和“五个步骤”,使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更方便,更快捷,促进了人员自由流动。从今年开始,省社保局又规划建立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操作平台,利用信息系统业务,实现联网处理,提高即时办结率。积极实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确定了分步走的工作思路,首先解决到济南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然后解决全省范围内异地联网结算。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市、县(市、区)全部实现到济南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全省异地联网结算医院达到21家,仅上半年就为1.5万名异地联网结算患者减轻垫付负担3亿多元。2012年下半年,又在青岛、淄博、潍坊、济宁、烟台5市建立第二批结算中心,基本解决全省参保人员到异地就医垫付资金的问题。
加强社保关系转接管理只是社保经办机构加强管理服务的一个侧面。几年来,全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实现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为目标,狠抓基础工作,提升经办手段,实现了四个根本转变:全省各级经办机构都普遍建立了社会保险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部分市实行了柜员制管理,实现了从各险种分散经办向集中统一经办转变;社会保险信息服务网络初步建成,全省基本实现经办业务计算机管理,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实现了从手工操作、粗放管理向计算机管理、程序化、精细化操作转变;加强了经办内控制度建设,从制度上防范和化解基金运行风险,在全省范围内规范统一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流程,实现了从业务操作不统一向全省统一的业务操作流程转变;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经办工作从县延伸到街道乡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企业退休人员由以单位管理为主向社会管理的转变。从2011年开始,省社保局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全省推广柜台、网络、自助三位一体的经办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进综合柜员制服务,实现一个服务窗口能够办理所有经办业务;加快网上社保建设,全面实现网上社保业务经办、网络化查询;推行自助业务经办,在社保服务厅设置服务终端,由参保单位和个人实现自助业务操作,缓解窗口工作压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服务需求。
【出处:大众日报】
“社会保险:普惠阳光暖齐鲁”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182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