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十年投资路线图:跑赢大盘 盈利越来越难
"这块“社保基石”的含金量,关乎每个人的生活"
"从只吃利息,到大规模投资股市,再到多元化投资,十年中社保基金的收益率跑赢大盘。"
"它跑得越来越稳,但是也越来越难。"
近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通过其官网披露了2011年年报。
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社保基金管理资金总额达8688.2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了58.02%;委托投资资产占比41.98%。
自成立以来,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额2845.93亿元,年均收益率8.4%。在这一整体收益中,股票资产的收益率遥遥领先:自2003年6月开始投资的八年多时间里,股票投资累计收益1326亿元,占全部投资收益46.6%,年化投资收益率达18.61%。
同时,社保基金的实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底为1375.72亿元,先后投资交行、工行、中国人保等金融企业及京沪高铁、中航国际等工商企业,并参与了交通银行、中国南车的定向增发。
近日国务院批转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扩大全国社保基金规模,充实国家战略储备。市场研究人士推测,在养老金缺口巨大的背景下,全国社保基金可能成为弥补亏空的重要力量。
作为对国计民生发挥着越来越大影响力的社保投资,投资情况日益为市场所关注。记者梳理了自2003年以来的年报数据,试图还原其投资和运作模式。
2005:“牛熊转折点”的意外收获
2005年是A股股权分置改革的关键之年,社保基金出手,有“护盘”意味。而在“牛熊转折点”上大规模入市,为其后数年间的超额收益奠定基础。
早在2003年6月,社保基金理事会便决定投资股市。然而股市连续下滑,延宕到2005年才大规模介入。在此期间,基金收益以存款利息与国债收益为主,三年投资的收益率仅略高于国债收益率。
随着2005年6月上证指数下探998点历史低位,社保基金开始发力股票投资。据媒体统计,此后三个月内,社保基金理事会一举成为30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相对应的市值高达4.7亿元。
当年年报显示,在全年56亿元经营收益中,高达37亿元的利息收益依然占比66%以上,但与上年相比,股权投资收益由4.4亿元增加到7.7亿元。
在股权投资收益大增时,社保投资收益分类里出现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指数投资收益”,显示出理事会在投资个股的同时,还通过指数投资做多大市,并因此而获利5亿元。
值得注意,2005年正是A股市场中股权分置改革的关键之年,社保基金在这一关键时刻的果断出手,某种意义上有强烈的“护盘”意味。
在这一轮“牛熊转折点”上的大规模入市,也为其后数年间的超额收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从资金来源上看,社保基金也获得了财政拨款之外的另一个重要“财源”:那就是国有股的划拨与减持。
2005年社保基金总资产规模增加294亿元,其中财政拨款100亿元,国有股减持收入82.66亿元。这一国有股划拨和减持,在此后数年中逐渐成为社保基金的主要资产来源之一。
2006-2008:从巨盈到巨亏
2007年的“超级盛宴”,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中,成为难以回避的挑战。
从2006年开始,社保基金的资产规模和投资收益双双剧增。
短短两年内,资产规模整整翻了一倍;而其投资收益则从2005年的5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00亿元,再暴增至2007年的1132亿元。
在这一资产暴增中,其盈利结构也出现了变化:委托投资取代直接投资,成为社保基金盈利的绝对主力。
从投资比例上看,2005年社保基金委托投资收益仅为10亿元,不足整体收益比例的五分之一。到了2007年,委托投资收益已暴涨至占整体收益的82%以上。
从2007年社保基金的大宗资产结构变化中,可以看出管理层的新“赌注”:在自有投资增加五百余亿的同时,其委托投资资产增加了1013亿元,占据社保投资的“半壁江山”。
但2007年在股市中的这场“超级盛宴”,到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中,却成为另一场难以回避的挑战。
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6月期间,上证指数从6124点高位狂泄至2730点附近,跌幅高达55%以上。
在此期间,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依旧增加了一千余亿,达5623.70亿元,同时实现收益233.62亿元,似乎并未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
但实际上,这些数据只是在新旧会计准则更替之际所形成的误差:随着2008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社保基金的年报结构及数据统计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关键的变化之一,是所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资产计量,以“公允价值”变动取代了过去按照成本计算的浮动盈亏。
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计算,社保基金2008年年初资产额调增到5669.29亿元,而2008年度投资收益则为-336.7亿元——这也是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出现年度投资亏损。
不过,即便如此,另一个数据更为关键:那就是按照新会计准则计算下的公允价值变动额。
以股票资产而言,社保基金在当年度抛售股票所出现的亏损将被计入年度亏损;而其所持有的大量未抛售股票,则将按照年度结算时的市值与购买市值之间的差额,计入“交易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项目。
2008年社保基金交易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额高达-627.34亿元,这意味着其持有的未售股票资产如果在结算日全部清盘,将出现这个数字的亏损。算上这部分,社保基金在2008年度的整体亏损高达963亿元。
2009-2011:“公允价值变动”的挑战
虽然相比过去两年的市场跌幅,社保基金的证券类投资尚算“跑赢大盘”,但继续维系。
从此,“交易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成为影响年度盈亏的关键指标。
2009年社保基金资产总额再度大幅提升至7766.2亿元,其中包括国有股转持近600亿元。当年6月开始,每年均有数百亿国有股权转入。
在投资收益上,社保基金再度实现大幅盈利。当年实现收益427.66亿元,其中证券收益221亿元,利息收益131.7亿元;同时交易类资产公允价值增加422.82亿元,占基金年度总收益的“半壁江山”。
由于社保基金年报中并未对相关资产分类予以说明,因此外界并不清楚其间的股票、债券及其他投资比例。由于此类资产损益按照新会计准则,并未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因此具体损益情况亦不明晰。
与前两年过山车般的收益率变化相比,2010年的基金投资相对平稳,在各类资产规模小幅上升的同时,银行存款从760亿元降至172.8亿。这也是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存款规模下降,显示基金在多个市场内同时进入建仓阶段。
2010年实现的340亿投资收益中,利息收益(144亿)与证券收益(185亿)大体相当,但如果扣除105亿元的公允价值亏损,则证券收益仅为80亿元。
与高达2095亿元的交易类金融资产相比,其证券投资收益仅为3.8%,甚至不如整体投资收益率。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其430.95亿元的已实现收益额,却面临着-358亿元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从而使得其整体投资收益大幅缩水至七十余亿,整体收益率大跌至0.84%的历史低位。
从这一结构变化来看,2010年的尝试性建仓,并未为社保基金在证券市场中带来预期收益,虽然相比过去两年的市场跌幅,社保基金的证券类投资尚算“跑赢大盘”,但这一投资收益率已难以继续维系。
另一方面,社保基金在证券市场的投资风格正从早期的激进转向后期的稳健甚至保守,而中国证券市场的政策性与投机性等特征,也使得规模庞大的社保基金通过二级市场投资盈利的道路日益艰难。
新近公布的一系列政策趋势显示,社保基金在未来可能转向以实业投资为主体,实体投资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更加稳定的投资收益。(来源:南方周末)
【出处:中国养老金网】
“2012年7月中国养老金专题调研”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170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