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林中凤凰教育基金会主要对县里考上大学,又因为家庭贫穷而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予以资助,去年资助了50个学生,今年资助了72个学生,每个学生的资助金额为6000元。近日,基金会在组织对“考上大学,无钱交学费,申请资助的贫困生”进行走访调查中,发现有些家住农村的学生,家庭成员由于病、残、年老体衰等多种原因,导致家境十分贫穷,家庭收入明显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却没有享受到“低保”待遇。这种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村“低保”,是国家为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建立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自实施以来,对于保障困难群众最低生活、维护地方稳定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标准提高,范围扩大,一些农民的心态也由过去“以吃低保为耻”变成了“以争低保为荣”。他们到处找路子、拜门子、托关系争“低保”,这就使得那些老实巴交、不擅巴结领导的本该享受“低保”的人没有享受到“低保”,而那些善于钻营、擅长拉关系的不该享受“低保”的人却享受到了“低保”。这一现象不仅严重侵害了低收入群体的“低保”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为了让农村“低保”真正保“低”,笔者建议:首先要摸清农村现有“低保”情况。农业部门、民政部门和乡镇应组织力量,联手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拉网排查。排查中,凡发现收入相对较高,不应享受“低保”而已享受“低保”的人,不管其门路多宽,关系多硬,都要一律取消其“低保”待遇,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相反,若排查到收入明显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漏保”贫困户,则应为他们补办手续,让他们尽快享受到应该享受的“低保”权益。
其次要建立长效的动态“低保”管理机制,做到清退及时,应保尽保。
第三要建立群众考评监督机制。在一个村里,谁应享受“低保”,谁不该享受“低保”,必须由群众说了算,因为谁家贫,谁家富,群众心里就跟明镜似的。所以,办理农村“低保”,决定权唯有交给群众,由村民代表讨论、评议并进行全程监督,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要让农村“低保”真正保“低””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307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