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的异地结算有了更加清晰的时间表。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13日在人社部吹风会上表示,我国将于2016年底基本实现医保全国联网,同时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明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异地结算系统通过验收
“有些老年人退休以后和子女在异地生活,还帮助照看第三代,但是生病住院了还得回到原来工作的地方去报销。”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曾明确表示,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使老年人异地住院费用可以直接结算。
南都记者了解到,人社部和财政部日前已联合印发“120号文”,启动了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工作。上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通过了初步验收。“这说明政策差不多定型了,系统上线,工作也差不多构建起来了。”黄华波说。
据悉,120号文件确定的目标任务是2016年底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根据官方文件解释,“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是指离开参保统筹地区长期跨省异地居住,并根据户籍管理规定已取得居住地户籍的参保退休人员。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唐霁松强调,这项工作是2016年底启动,而不是2016年底完成;此外启动的对象首先是跨省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员。“2017年能够解决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黄华波则透露,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同时,结合本地户籍和居住证制度改革,逐步将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和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纳入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的覆盖范围。
参保人员只需要支付个人费用
据黄华波透露,120号文件还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规范便捷,坚持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便捷的结算服务,确保参保人员只需要支付按规定由个人承担的住院医疗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按协议约定审核后支付。
黄华波说,逐步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将坚持先省内后跨省,先住院后门诊,先异地安置、后转诊转院,先基本医保后补充保险。结合各地信息系统建设的实际情况,优先联通北上广异地就医集中的地区,稳步全面推进直接结算工作。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结算过程中,出现不少反对声。有人说能出去看病的都是富人,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是“有钱人的游戏”,还有人担心对北上广大城市的挤出效应,让大城市人看病更困难。
对此,上述知情人士回应,实际上富人对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不会很敏感,因为他们负担得起,而对于穷人来说,如果没有这个制度,他就会因为考虑经济因素而不出去看病。
全国联网后监控骗保将更有力
据南都记者了解,全国医保联网信息系统是“部-省-市”三级架构。部级系统构架包括一个核心系统和3个平行系统。核心系统是结算系统。平行系统包括公共服务,协同管理以及智能管理和监测。部级平台同时承担了很多全国功能,包括数据交换中心,基金清分中心,协调业务中心,统一监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数据资源中心,资格认证的中心等等。
人社部一名参与异地结算政策制定的人士透露,除了给老百姓带来不方便,过去异地就医结算还涉及到管理上的两难。全国医保信息联网之后,一方面可以解决医院假发票的人工审核难题。“现在的管理非常困难,假发票基本没有办法核对”,他举例说,全国经办机构都要求北京的一些大医院提供协查的服务,每天有几百个要求核查的单子,但是医院根本忙不过来。
另一方面,全国信息联网也可以减少人工审核的自由裁量空间。“包括备案、报销审查、费用支付环节的自由裁量基本上解决,都走后台自动完成。”该人士说。
对于经办人员而言,信息化将避免他们因为管理不到位而被问责。这名参与相关政策制定的人士表示,过去常有发生监管不到位而被问责的情况,在人工审核时代,管不了管不住是常态,医保智能监控将是一个廉洁透明工程。
南都记者了解到,未来还要统一相关标准,包括三个医保目录以及备案人员的编码都要统一起来,“以后医生在一个地方违规,全国都认”。
“人社部:年内医保将全国联网”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146141.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