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芳曼
开栏的话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从今天起,本报开辟“健康中国”专栏,围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重点任务,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各地各部门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意识,让健康中国理念深入人心,用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看病难、看病贵,一道民生考题,牵动亿万人心。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新一轮医改启动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改革从单兵突进到协同推进,政策叠加效应逐渐显现,看病难、看病贵明显缓解,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下降,小病看得上、大病看得起、重病有保障,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全民共享“健康红利”。
实践证明,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这道世界性难题,开辟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之路,为健康中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级诊疗省钱省心——
200个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省钱、省时、省力、省心!”说起分级诊疗的好处,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社区的退休老人丁其明笑了。77岁的丁其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在家庭医生团队的帮助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平稳下来了,“现在走路都轻快啦”。
丁其明告诉记者,分级诊疗改革前,鼓浪屿医务人员少、水平低、药品不全,谁也不相信在岛上能治好病,都去市区大医院看病。乘船、坐车加上排队挂号,半天才能看一次病,很受罪。要是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摆渡停运,就去不了对岸。实行分级诊疗后,居民在岛上的社区医院就能看病,避免了舟车劳顿。丁其明说:“以前,我心脏不好,在各大医院都看过,治疗没效果。社区给我安排了专家会诊,一对一精心治疗,我的情况很快就稳定了。”
“慢病先行、上下联动、三师共管”,是厦门市积极探索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大医院“舍得放、放得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愿意接、接得住”,群众“乐意去、留得住”。厦门市卫计委主任杨叔禹介绍,“三师”是指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专科医师、基层机构的全科医师和来自基层的健康管理师。病人与“三师”签约,获得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费用为每年120元,其中100元由医保承担,居民只需付20元。随着“三师共管”模式的推行,大医院长期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明显缓解,2015年厦门市三级医院就诊平均等待时间从40分钟缩至10分钟以内。
新一轮医改启动至今,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各地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逐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国1600多家三级医院与3800多家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良性循环。今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有望达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梁鸿指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模式,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一招。只有改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和百姓就医行为,才能让医疗重心回归基层,达到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健康管理效果、提高服务满意度的目标。
“医改,让全民共享“健康红利””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136343.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