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作为关乎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总能占据社会的热点。而作为社保基金理事会书记的戴相龙,其每次对外表态,几乎都蕴含着管理部门的新思维。在中国这么一个蒸蒸日上崛起的大国,如何看待“生老病死”并解决其中的一些制度性安排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迈向社会发展和文明的标志。就国内而言,如何能做到老有所医,并反思和解决社保制度性中的一些制度性缺陷,已成为每个国人都异常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近日,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书记戴相龙对外表示,希望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应该“每5年把退休年龄延长1岁。如此,到20多年后,中国男性退休年龄可能会从现在的60岁延长到65岁,相当于发达国家现在的退休年龄。”其本人还进一步表示称,延长退休年龄不仅是为了养老金的收支平衡,而且是为了让有条件的劳动者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事实上,身为社保主管机关负责人的戴相龙先生,之前就曾多次提出过延迟退休的建议。众所周知,随着国内每年保险人数的增加、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城市外来人口的纳入而逐步加大,国内存在高达3.5万亿的社保缺口。巨大的养老保险缺口已成为悬在人们头顶上的一个“堰塞湖”。对此,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国内社保制度当初的制度性设计,从而剥茧抽丝以期找出一条查漏补缺之路。
其实,目前国内社保缺口和我国当初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息息相关,当初社会的养老保险都属于单位的“大统筹”模式,职工个人并不缴纳。随着90年代后开始的“国企甩包袱式“的改革,原先未缴过费的退休人员也通过社会领取退休金,在新旧制度的转变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保缺口。
从现在来看,当年在改革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之初就存在重大的致命缺陷:首先,我国是“现收现付制”和“统帐结合体制”。说白了就是用下一代人的钱养上一代人。而随着退休人口的逐渐增加,各地的养老帐户为了保证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统筹帐户已经入不敷出,不得不挪用目前正在缴交养老保险的个人的个人帐户;如此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目前个人帐户空帐运转。其次,我国养老保险存在“双轨制”,就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不同,既导致两者退休后拿到手的养老金差别巨大,产生了很大的不公平,又因为相关人员的利益诉求不同而产生了“特殊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因为退休金通过国家财政支付,而并不担心社会保险的资金缺口问题。
面对目前的养老保险缺口,我们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目前国外有什么成熟的制度可供我们借鉴呢?
显然,当下中国养老金制度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支付能力,退休年龄太低拿取保险的人数增多,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财务的可持续性及未来中国人的退休支付能力。从目前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国外的男女退休年龄均较国内晚5年左右,就此来看,国内退休年龄延长已变得刻不容缓。
此外,当初制度的财务风险也是毋庸置疑的,巨大的社保缺口也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说白了无非就是现今中国社会“各种不公平”的一个真实写照。政府要真想改革,其实有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比如政府可增加养老金的财政支出、垄断性国企负起历史责任上交一定比例的垄断利润划拨一定比例的股权、实行企业职工及事业、公务员养老金并轨、加强养老金的财务监管防止和严防贪污、挪用和腐败,尽快降低养老管理及财务成本、对中国目前实行的人口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拿出适当比例养老金进行类似美国401K那样的公开有效的投资来保值增值,以获得一定的收益来增加养老资金量等。
“延迟退休不可取 社保制度性缺陷应反思”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1343.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