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上班炒股有说法还得有管法,具体内容中国社保网小编收集如下:
推迟时间,股市收盘再开会;简短陈述,“领导也要看大盘”;不敢送礼,干脆推荐好股票……近日,有媒体做了项调查,发现在党政机关里,上班时的“低头族”中,不少在炒股。
其实,2001年出台的《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就明确,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能“利用工作时间、办公设施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更不用说那些可能影响政策制定、接触内幕信息的特殊行业、特殊岗位的公职人员。对于炒股,他们应该而且必须回避,这在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
股市交易时间,与普通公职人员的工作时间重合较大。在全民炒股的热潮之下,“上班时间不能炒股”的规定难免被架空。总体来看,对公职人员上班炒股,有这样几种看法,或是将之视为“公开的秘密”,法不责众,炒也不怕;或是认为不过是工作间隙看个盘、挂个单,也不影响工作,炒又何妨?
真是如此吗?恐怕未必。很多地方对于公职人员上班时间炒股,抓得很严。在四川泸州、浙江金华、湖南衡阳、安徽桐城、海南海口等地,都有公职人员因为上班炒股而被处分。说不影响工作,更可能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定力。毕竟红绿跳动的数字、上下波动的曲线,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对公职人员上班时间的炒股行为,要想在技术上管控,有一定难度。换个角度看,虽然公务员上班,已经不再是“看报、喝茶、开会”的三部曲了,但实际上,一方面机关单位的性质不一,忙闲不均;另一方面也存在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不乏“磨洋工”现象。这都让“得闲炒股”成为可能。从这个角度说,调配好公务员的工作,让他们真正“忙起来”、效率高起来,或许是对炒股时间最好的稀释,也是对工作时间最好的利用。
“炒股炒得好,说明有头脑;炒股炒得精,说明思路清;炒股算得细,说明懂经济……”如此“从股民中考察任用干部”的戏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呼唤党政机关更规范、可行、有效的工作制度和纪律约束。说到底,在岗就要在状态,上班时间还是远离股市比较好。姑且不说作风建设、职业伦理,至少也是“吃啥饭就要操啥心”的道理所在。
“2015关于公务员上班炒股的浅析”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12363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