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脱贫行动实践在海外许多国家得到广泛的重视,并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海外脱贫行动政策发展脉络,对于构建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为理论范畴的脱贫行动理论范式及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脱贫行动实践理论为我国社会工作有效介入脱贫行动实践领域、促进社会工作实务与社会福利发展提供了新型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脱贫行动理论 脱贫行动实践 脱贫行动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贫困问题的实践主要存在两种主导性特征: ( 1)社会工作介入严重不足。在海外,贫困问题被纳入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工作架构中进行分析,在我国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有部分学者已经意识到专业社会工作在反贫困实践中的重要性,也有一些学者将社会工作引入反贫困领域,但是真正将专业社会工作价值观、方法和实务技巧用于脱贫行动领域的实践,在我国尚未形成范例。( 2)政策实施成效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所采取的扶贫政策和措施对于缓解我国贫困状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就巨大。但是,从扶贫的实际效果以及受助人群的脱贫情况来看,现行的扶贫政策和措施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如现有扶贫政策目标不清、缺乏系统设计、政策之间衔接性较差等[1]。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 ( 1)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尚未真正发展成熟,政府和社会大众长期对社会工作的低度认知和消极认同,专业社会工作缺乏生存的土壤和文化根基; ( 2)现有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行政视角大于服务视角,缺乏借鉴专业社会工作在脱贫政策制定、执行以及反贫困行动中的优势和作用; ( 3)现有政策对贫困内涵的理解囿于经济层面、社会制度层面,而忽视了对贫困的文化内涵、个人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理解。
二、海外脱贫行动实务发展脉络
(一)海外社会福利与救助政策转向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严重受挫,失业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同时,全球化进程加快,引发了全球金融资本的跨国流动,由发达国家向低成本、低工资的第三世界国家流动,导致国内投资降低,工作机会变少,越来越多有工作能力的人走向失业。这标志着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体制的瓦解,大量失业人群出现,不能继续在原有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因为缺乏必要的收入而导致贫困;另外,许多未婚单亲妈妈,在福利国家体制发生危机后,不再能得到必要的福利救济,同样面临着贫穷问题。这些情况表明,许多本来具有劳动能力,以及本来可以依靠国家福利而免于贫困的人群,随着福利国家体制的解体以及全球化的影响,而陷入贫困之中,这就是与传统贫穷现象截然不同的新贫穷现象。这些新贫困人群的日益增多和新贫困现象的日趋显著,成为欧美国家社会福利与救助政策转向的重要背景。这种背景催生了工作福利和资产建立两项福利改革制度的出现。
(二)海外脱贫行动实践:以“工作福利”与“资产建立”为核心
第一,“工作福利”脱贫政策的主要观点是,要摒弃福利等同于权利的观念,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并重。要解决贫穷问题,必须先增强穷人的义务,通过强制其工作和接受工作训练等,培养公民履行社会义务的能力,否则不给予救济。“工作福利”的政策内容主要包括: ( 1)政策目标,即秉持工作与生活相关,并通过鼓励工作,提升义务履行能力,使穷人自立自助; ( 2)政策对象,主要是指前文述及的“新贫”群体,如下岗失业和不愿低薪、低职工作的人、未婚单亲母亲群体,以及一些问题青年等; ( 3)政策原则,即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给予愿意接受工作的人相关的支持性条件,使不愿意工作的人受到惩罚等[2]。
第二,“资产建立”脱贫政策的主要观点是,造成贫困现象加剧和福利依赖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往脱贫政策是建立在“以所得为基础的福利”和“以消费带动经济”的基础上,这种思想造成贫穷等同于所得不足、无力消费的观念,这种政策变相鼓励了贫民重视消费,不蓄资产,贫困问题长期无力改变,导致出现更多的社会秩序问题。谢里登认为,要改变上述问题和困境,只有改变“以所得为基础”的政策思考方式,而代之“以财产为基础”的政策思考方式才能获得改善。他建构了“以资产为基础的福利政策”,即“资产建立”的脱贫思想,旨在消除以所得为基础的福利,提倡和支持以财产为基础的福利,希望通过资产形成的方式建构社会福祉,在国家的支持下,贫穷人口在职业与家庭之外不但保有财务支持的来源,同时在原有所得支持的形式外,还可获得以往没有的资产形成效果,以致脱离贫困。
(三)海外脱贫行动政策对脱贫行动实践的启示
尽管“工作福利”与“资产建立”政策各有侧重,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共性。它们对脱贫行动实践具有以下启示:首先,二者预设了人的理性,即在相关政策条件引导下,人具有理性选择的能力,以实现自由发展的目标,并脱离贫困;其次,二者都认为贫穷的根源不仅在于社会结构的不公,还在于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能力缺失,因此,相信贫穷可以通过提升穷人的能力而得以消除或减轻;再次,二者有共同的行动目标,即进行特定的贫困量度,通过必要的策略,实现对贫穷人口能力的再建构,以恢复其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最后,二者体现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即二者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与资本主义特殊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密切相关,其在实践中是依据资本主义文化本质来开展的。
三、脱贫行动理论建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
根据对前述以“工作福利”与“资产建立”为核心的海外脱贫行动政策及实践脉络的梳理,以及对脱贫行动实践的启示,本文尝试建构以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为四大理论元素的脱贫行动理论观点,并对整体性的脱贫行动理论实践模式进行论述。
(一)本体论:社会工作的人性假设
本体论属于哲学范畴,其基本特征在于,运用以“是”为核心的范畴,逻辑地构造出哲学原理系统,是一个“具有最高逻辑规定性的概念”[3]。本体代表了事物最为内在的方面和最根本的价值向度,表示事物质的规定性和本源,是决定事物何以存在的基本依据[4]。本文将贫穷问题纳入社会工作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人性预设是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最根本问题,即社会工作不可回避人是什么、人要往哪里去的问题。贫困问题中所涉及的最重要的问题仍然是人的问题,因此,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预设了穷人的人性假设,即追求自由与发展。王笃强对社会工作看待穷人的人性预设总结为下列三个方面[5]。
第一,人与生俱来具有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内在驱力,要注重对人的能力的提升。阿玛提亚·森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渴望自由、取得自由的内在驱力。因此,为达到这种自由的发展目的,就必须看重人的能力提升。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目标就是要提升人的能力,让人免于困境,并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第二,实质的自由要以诸多能力作为后盾。森的“能力观”主要是使人能够获得自由,它是指人可以据此而实现发展愿望的真实机会或资源,一个人在实质上,所可以获取的相关资源与机会可统称为“能力”。这种能力是由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功能所组成的,包括基本的衣、食、住、行、充足的营养、免于疾病,以及进一步的社会交往、社区参与、拥有自尊等方面。因此,一个人若具备上述越多的“能力”,就说明他可获取的资源和机会越多,进而越能实现其自由发展,提高生活品质和质量。
第三,实现自由之能力包括个人能力、可获资源和机会。要实现人的各项功能的顺利运作,需要个人与环境两方面因素的积极互动,主要包括个人层面的本事和环境层面的资源与机会,前者即个人能力,如受教育程度、健康程度,可以通过教育使得个人能力得以提升,以及通过促进健康,提升个人的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等;后者是指实现自由发展的外在资源和机会,主要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机会、透明制度,以及制度性保障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这种人性预设下,既要注重贫困者个人自身能力的提升,又要重视消除环境方面的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同时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积极互动。
(二)认识论:对贫困问题的根源认识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社会工作将认识论思想引入贫困视野,主要是对贫困问题产生根源的认识。贫穷问题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与历史同时存在,又是一个现代概念,主要以新近出现的“新贫”群体为对象。贫穷问题具有绝对性、相对性等复杂特征,社会工作要帮助穷人走向独立自主,实现自助的目标,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探究和认识导致贫困问题的根源。
导致个体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能力的缺失,也即森的“能力剥夺”观点。能力缺失是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需的诸多能力不能得到满足,以致个人难以有效应对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而出现的贫困状态。根据森和王笃强的观点,从社会工作视角来看,贫穷与失业是个体在环境制约下,能力无法展现的结果;贫穷的产生,很大部分还源于资源与机会的缺失,如果忽视了这些方面,就会把问题归结于个人自身层面,而导致个人无力改变现状并打消其发展的可能性;能力剥夺观点同时注重个人人力资本与资源和机会的拥有程度,避免以往只片面看到个人层面或结构性层面的因素,这有助于通过强调“能力取向”,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方法论:脱贫行动的目标及策略
方法论是指在对某一问题的本质探讨和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为了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并且提升人的能力,还需要为解决贫困问题而探索具体有效的方法和对策,这就是本文构建脱贫行动理论的方法论思想。结合王笃强关于脱贫行动的实务理论思想[6],本文在方法论部分做了如下建构。
第一,脱贫行动目标。根据“贫困即能力剥夺”的观点,以及社会工作的脱贫目标,从能力建构的思考方向出发,发掘贫困者的优势,以增强权能为取向,以“优势观点”和“增强权能观点”作为提升贫困者能力、实现其脱离贫困的目标的理论视角。二者在脱贫实践中的借鉴意义分别如下。
一是优势观点。优势观点对于人的基本预设,包括“人有能力获得成长和变迁”、“人有界定其处境的能力与知识”、“人具有复原力”等。优势观点对于社会工作介入贫困问题的主要启示在于:通过与贫困者共同参与,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发掘贫穷者自身优势、兴趣和需求状况;帮助贫穷者树立较高的期待和目标;帮助贫穷者寻找各种资源,满足其发展需求,进而改善环境因素,实现贫穷者脱贫的目标。
二是增强权能观点。该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处于困境,是由于个体发生消权,进而产生无力感所致,这一方面是由于环境结构因素的压迫与影响,导致弱势人群产生负面自我评价;另一方面也受现有社会福利体系不足的影响。增强权能观点对于社会工作介入贫困问题的主要启示在于:要认识贫穷者权力受到压制的状况,即消权事实,进而与贫穷者一起探寻导致消权的原因,帮助贫穷者一起分析可用资源,鼓励其通过学习、教育,在个人、人际、制度与政治等层面实现增权,最后实现贫穷者的自由发展,以摆脱贫穷状态。
第二,脱贫行动策略。根据王笃强的观点,可以通过“资产建立”和自我效能提升两个策略来开展脱贫行动实践。
一是根据“资产建立”政策思想,贫穷者可以在短期内积累少量资产,进行较低消费,但是长期效果上却能积累较多资产,实现更高水平的消费,而且这种“资产建立”思想引入贫穷家庭后,他们越来越乐意被整合到社会生活中,为了保障资产不受侵害,他们的政治和社会参与也不断提升,在消除贫困状态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资产建立”政策思想对当前社会工作从政策视角介入贫穷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是自我效能感提升。自我效能在认识能力中居于关键位置,它让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感受与行动,而人的想法、信念、感受则会影响其如何行动。自我效能感思想对社会工作介入贫穷问题的启示在于: ( 1)建立难度适中、明确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 ( 2)要提供积极的楷模以及替代性经验,以帮助贫穷者建立自我效能感; ( 3)增加必要的他人言语性鼓励; ( 4)促进贫穷者保持生理与情绪的稳定状态; ( 5)探寻贫穷者过去的成功经验; ( 6)协助贫穷者进行合理的归因。
(四)价值观:脱贫行动的文化取向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将价值观思想融入社会工作脱贫行动理论建构中,是指社会工作者、贫穷者,以及参与贫困问题干预的其他主体在看待贫困问题、求—助关系、具体服务开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取向。由于所处文化体系不同,中西方世界主要表现出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差别。
(五)脱贫行动理论的实践架构
脱贫行动理论并非指单一的理论观点,而是指一套包括对于贫困者的人性假设、对贫困问题产生缘由的认识、对贫困问题的具体方法策略,以及贯穿前三者执行过程中的文化价值取向等综合系统的观点。为简洁明了,本文将前述关于脱贫行动理论建构观点进行总结,形成脱贫行动理论的实践架构。如下图所示:
“脱贫行动理论构建及其对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启示”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830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