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表示,我国大约有3亿多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今年累计有3800万人中断缴纳社保。另外,在2013中国养老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也曾指出,在人社部做的一项调查中,有23%的工作人口中断了缴费。
以这两组数据为背景,或许不难理解“自己存钱养老”观点的走红。近期,网络上也有人发帖称:“每月定存500元,30年后,到退休后每月可得3000多元。”由此引发广泛讨论。大量存在的退保人群和自己存钱养老观点的走红,都指向一个共同的问题——公众对于现有社保机制的信心在流失。
针对自己存钱养老,诸多专业人士纷纷表示“不靠谱”,并从利率升降、通货膨胀、个人状况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实际上,回答这个问题用不着这么复杂。近日有消息说,现在的1000元钱,购买力相当于6年前的五百多元钱,换言之,五六年时间物价差不多翻了一番。就算现在每月存500元退休后可得3000多元,可谁知道几十年后3000多元到底能买到些什么?看起来煞有介事地自己存钱养老,与其说是规划个人理财,不如说是表达对现有养老机制的不满。
最近一段时间,从“延迟退休”到“增加缴费年限”、再到“降低替代率”,各种传闻纷至沓来。如果说这些声音使人对养老保险的未来感到担忧的话,社保资金管理不透明则使人对其现状难以感到乐观。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问题正在得到重视和解决——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指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公众的忧虑也正在于此:一方面,大家对目前存在的双轨制心存不满;另一方面,很多人担心社保体系能否使我们持久收益,并了却后顾之忧。以此来看,“公平”与“可持续”两大原则的提出,为今后社保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从维护“公平”的角度来看,公报不仅要求加大社保财政投入,而且强调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致力于在缩小城乡社保差距的同时,抹平城市不同行业之间的不平等待遇。更加公平的无差别对待,无疑传递了这样一个明确的信号——养老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国家责任。
从确保“可持续”的角度来看,公报不仅强调完善预算和加强管理,而且提出“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其中,养老金全国统筹无疑是一大利好,不少打工者之所以对是否参保犹豫不定,正是因为担心异地就业之后此前缴纳的养老金会“打水漂”。因此,“可持续”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公众来说是确保持续受益,对于养老制度本身来说,则是通过完善的制度与管理确保其持续稳定增长。
对于社保制度来说,3800万人选择退出既是一种压力,同时也预示着改革的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对此作出纲领性部署,如何尽快使这些规定落实为行动,考验着各级部门的行政智慧。如果社保制度能给人以足够信心,自然不会有人再离“保”出走,这实际上也是社保制度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
“评论:3800万人中断缴纳社保反映对双轨制心存不满”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6301.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查看全文]
那么,下一步,作为拥有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的中国,如何让社保基金运行得更规范、社保何时能进入“全国漫游”时间、养老金“双轨制”如何并轨?代表委员对此发表了看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