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正在得到高层关注和紧锣密鼓的推进。人社部近日召开会议讨论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据报道,受委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四家机构,分头制订和上交了各自的方案。改革是要与危机赛跑——一场民众对社保制度日益加深的信任危机。
这场危机的第一个表征是,大量的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正在放弃社保,以换取更多的工资收入。这让人想起几年之前发生的珠三角农民工退保返乡大潮。如果居高临下地批评农民工缺乏自我保障意识和长远考虑,这是错误的,因为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意识反而是最灵敏的,他们是在机敏地“用脚投票”,放弃不能给自身带来实利的社保。高社保缴费率影响了农民工等群体的当期消费能力,在通胀预期下这一影响尤为剧烈,而他们只有长期保持就业状态还不能频繁迁移,才能在未来有享受养老金利益的可能,而这看起来遥遥无期。社保让农民工不仅没有感到保障和福利,反而产生了被剥夺感。经济减速背景下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从而在这一点上和不愿参保的工人达成共识,以默契的“弃保换薪”方式来规避风险。
农民工不愿参保的重要原因是,社保统筹层次低和碎片化使社保成为一种看起来很美但根本带不走的福利。在以县级作为基本统筹层级的情况下,各地社保的管理机构不统一,缴费基数比例很不一致,各地方不愿接续来自其他地方的社保关系。目前国家的计划是实现省级统筹,但省级把事权上收之后,下级政府维护社保资金筹集的积极性又很成问题。
理论上社会保障被视为一种通过二次分配来调整收入差距的手段,但现实中的效果却截然相反。因为法律规定缴费年限累计必须达到15年的人员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因此很多工作不稳定者的社保是白缴的。而高收入者通常工作地点也比较稳定,失业风险小,连续工作可能性大,缴满15年享受养老金的几率高得多。于是社保在现实中变形为一种拉大不平等的机制,试图以这样一种有缺陷的机制来缓和贫富差距,无异于负薪救火。
不过,城市里的企业职工同样对社保制度很有怨言,尤为引发怒火的就是养老金双轨制,即公务员不需要缴纳社保就可享受养老金,而且养老金替代率普遍高于普通企业员工。2010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放心保)法》还刺眼地明确规定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以法律确认了这种基于身份的不公。不过,公务员作为国家雇员由政府负责养老问题也不大,让公务员也每月缴纳社保费,大体上相当于把钱从一个口袋掏到另一个口袋里,没有多少实质性影响。引发不满的最大原因是政府对于其他社会成员保障缺位,私营部门的员工缴纳了社保却对未来能否享受保障忧心忡忡。
中国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是改变现收现付制,走向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结合。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要让统筹账户发挥促进公平和实现社会互助效果,而个人账户实行基金积累制,说白了那就是个人自己的钱。然而政府并未充分考虑制度转型成本,社会统筹部分资金压力大,为了支付当期养老金不得不从个人账户中挪用,导致后者长期空账运行。
其实人们缴纳给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是一种国家强制下的储蓄,理论上来说这是弥补个人理性的不足——个人有可能缺乏忧患意识,没有给自己留够储备来抵御年老后的风险,所以由国家来强制。然而,面对个人账户被用来弥补统筹账户的现实,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安排是否合理?让个人自我选择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甚至只是简单地储蓄下来,就不是一种更好的做法?不少大城市的养老金缺口已经敲响警钟,对于个人账户的亏空如何补足,政府迄今并未给出让人放心的解决方案。随着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当前的养老金制度设计不仅不能打消人们对“未富先老”的忧虑,还会加大恐慌。
不少人期待以对社保基金的投资经营管理来解决保值增值难题,但利益主体错位,监督制约不足,金融体系不完善都使这样的做法隐含巨大风险。个人必须对其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有更大支配权才能自发解决保值增值的难题。强迫国企以红利补足养老金缺口的讨论很多,但并未得到官方认可。推迟退休年龄的措施只是把问题拖后,而且已经引发舆论强烈反弹,因为这对活不到那么长的人是一种剥夺。而继续提高社保缴费率更不可行,清华大学白重恩教授的研究表明,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个人和企业都构成了沉重负担,已经无法再高了。
如果对于现行社保制度如何维系拿不出切实的解决方案,公众的不满就不只是社保的不公,而是其剥夺性效果,更激烈者视社保为一种“庞氏骗局”。简言之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要拯救社保制度的声誉,就需要以改革来厘清公私部门的边界,政府为全民提供统一的基础性社保,在此基础上鼓励商业化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并创造开放的环境促进社会慈善、社会养老等事业的发展。
不过这似乎并未得到相关部门认可。据报道,清华大学提交的建立全国统一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相结合的方案,因为是对现有体系的“推倒重来”,已不被纳入考虑。但是,只进行枝节性的修补,或许将难以缓解社保制度的信任危机。
(作者为财经媒体人)
社保的四个难题
一、高社保缴费率
有研究表明,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个人和企业都构成了沉重负担。
二、缴费年限过长
法律规定,缴费年限累计必须达到15年的人员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因此很多工作不稳定者的社保是白缴的。
三、养老金双轨制
养老金双轨制,即公务员不需要缴纳社保就可享受养老金,而且养老金替代率普遍高于普通企业员工。不过,公务员作为国家雇员由政府负责养老问题也不大。引发不满的最大原因是政府对于其他社会成员保障缺位,私营部门的员工缴纳了社保却对未来能否享受保障忧心忡忡。
“拿什么拯救社保的未来”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46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