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社保缴费基数随工资上调,本是好事,可很多人不买账,反而质疑收入“被下降”,主要原因就在于社保制度在“多缴多得”上缺乏保障。
据新京报报道,随着各地平均工资出炉,全国多地调整了新的社保缴费基数标准,社保缴费基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对此不少网友感叹,工资没涨但社保缴费提高,实际到手工资变少,收入“被下降”。
多地社保缴费基数随工资上调,这本是好事,但从网上舆情看,公众似乎普遍不买账,反而质疑收入“被下降”。本是为缴纳者提供未来生活保障的社保基数上涨,为何不那么受待见?
本质上,公众反对的并不是社保基数上涨,也没有将社保多缴与收入下降画等号。真正的原因,在于当下社保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导致社保没有完全发挥设计者预期的效果:按照目前的社保制度,社保是个人缴纳月收入的8%,而单位为其缴纳月收入的22%,但这笔滚入社保基金的钱,是否最终真正为缴纳者所用,却要打个问号。
都知道,当下是个流动社会,因跳槽等带来的迁徙很常见。可很多人缴纳的社保,却往往卡在社保异地转移的现实障碍中。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社保异地缴纳制度,异地转移接续机制也不完善,社保全险种跨地域转移眼下仍面临着许多难题。出于狭隘的地方利益,不少人口流入集中地的管理部门有着截留社保的意图,并设置了不少关卡。
这导致流动性人口的社保基金呈现碎片化状态,有些流动人口会发现,自己辛苦工作几十年,所缴纳的社保东一块、西一块,究竟该在哪里养老都成了问题。虽然目前很多地方实行“在当地缴社保满15年就可享退休待遇”的政策,但门槛较高,操作性也不强。
同时,如今有关社保空账的新闻不断曝出,虽然有关部门辟谣称,空账金额不如某些报道说得那样大,但也让某些人心生疑窦——自己交了社保,到底够不够填补空账,等到退休时,会否因社保空账而受到影响?
从去年开始,“延迟退休”又成为热门话题,它被提上日程也是大势所趋。但有些人的疑问并未消除:自己能否熬到延退的那天?由于延退多缴的社保能确保足额返还给本人账户吗?一系列有关社保运转的不确定性,也让公众对社保缴纳带来的未来收益怀有疑虑。在许多人看来,多缴社保,未来是否能拿到对称的退休金,存在太多的未知数,还不如现在少缴,先保住手头能多些现金收入可靠。
社保基数上涨引质疑背后,指向的是社保制度的某些不足带来的焦虑。让人担忧的是,原来对社保制度缺乏信心而退保的多为农民工群体,而就现在看,这种焦虑感有向白领阶层蔓延的态势。
而如果越来越多人都在抱怨所缴的社保太多收益太少,决策者就必须对当下社保制度存在的不足重新审视,并在顶层设计层面加以完善,比如提高社保“重头戏”养老金的替代率,也增加公共社会保障支出;对低收入群考虑出台特惠措施,单独降低其缴费比例等。唯有如此,才能在社保基金流向中更多地体现“回馈缴纳者”的成分,也才能消弭公众因多缴社保滋生的利益受损感。
“社保基数上涨该打消“受损焦虑””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1079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