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升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讨会本月19日—20日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中心主办,交通银行、平安养老、博时基金、华厦银行协办。百度财经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独家全程直播本次研讨会。以下是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升的讲话实录。
我们要抓住机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首先要在发展中更好的解决收入分配问题
其次要加快制度建设。
推进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着重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是处理好国有企业同其它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三是处理好竞争性国有企业与部分具有垄断经营特点的国有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四是处理好国有企业经营者之间及经营者与普通职工工资的关系
收入分配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全社会都很关注。收入分配既是理论探讨的问题,更是实践的问题,也是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国资委研究中心主办这个研讨会,为研究收入分配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下面结合对分配问题的思考,讲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成效。邵主任从横的方向,详尽介绍国企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我从纵的方向简单地勾勒一下。
改革开放前,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实行的分配制度基本是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对进,整体分配制度发生了变化,计划经济体制的分配被打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各种分配方向并存,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逐步建立。近30年来的改革历程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收入分配改革提出了克服平均主义建立按劳分配原则,根本这一原则,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开始启动,放权让利让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营自主权和部分的分配决策权。
第二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初全面分配制度改革,建议以承包为主要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具体到企业分配制度上,明确打破大锅饭,明确了企业内部的分配自主权,实行了对流程包干的措施。
第三阶段从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按照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分配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确定了这个目标是政府监督调控、企业自主分配、职工的工资水平主要由劳动力市场供应,资本等非劳动元素参与按劳配资本的分配。
第四阶段90年代末以来,收入分配制度进入了加速创新阶段,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了劳动资本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开始探索。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现在企业工资收入的分配制度,一开始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企业内部实行以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股权激励机制开始实行,实现了工资者股票持权等方式,收入分配由市场调节的成分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也是不断探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过程。正是引入了市场机制,收入分配具有更加强烈的激励作用,效率在不断地提高。
一是收入水平不断地提高,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农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元增加到3580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0元增加了11760元,国有职工的平均工资从640元增加了22000元,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增长均达到了30倍左右。
二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平均每个就业人员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900元增加到27000元。1991年到2005年,非国有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人均28700元提高了104600元,增加了3.6倍。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我们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由于当前改革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体制也尚未健全,是收入分配领域当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
收入分配结构,近年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关系中,居民收入比重下降,1978年至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7%,城镇居民支配可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均为7%,国民收入分配明显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下降,职工工资总额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在1990年的15.8%一下降到2001年的11%。收入差距很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程扩大趋势。2003年至2006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3倍扩大3.38倍,最高最低省份可收入由2.28倍扩大到2.38倍。
收入分配秩序还不规范,一些高收入平均工资外的各种补贴仍不规范。部分企业改制过程中也还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偷漏税收等问题尚未彻底根除,部分企业采用劳务派遣中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仍然存在。
上述问题有些也涉及到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也是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革的形式,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一是收入分配制改革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经济学理论,四个环节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分配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的中间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交换和消费。当前宏观经济结构中,分配结构的倾斜和有效需求应该有较大的相关性,也是目前投资增长快、消费启动较难的成瘾。同时收入较低的人群相对集中在农村,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种收入分配结构也就意味着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扩大,影响到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个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社科院发布了2007年社会行政分析预测显示,群众关系关心的问题中,收入问题排在第三位。据统计,2006年群众来信中涉及工资福利待遇征地拆迁,收入分配领域所占的比例超过40%。因此如何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和谐的着力点。
三是从当前改革成效看,收入分配改革应统筹协调,近年来虽然已采取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措施,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看,理顺分配关系的总体目标还未实现。一方面对政策措施涉及的人群有限,尚未覆盖收入分配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不同收入分配之间的协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无论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广大群众的感受和意见,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来看,推进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任务十分紧迫。
第三个问题,抓住机遇,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收入问题十分复杂,任务也非常艰巨。但是,也要看到目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面临着很好的机遇。
一是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问题,对我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基础。
三是近三十年的改革探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保障。
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首先要在发展中更好的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应该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最终也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十七大提出要逐步提高两个比重,对如何发展提出了要求,在发展中要统筹谋划,解决合理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劳动力就业与加快发展的协调统一,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其次要加快制度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就业体制,就业是民生之本,工资所得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加他们收入的前提,就是进一步扩大就业,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也需要促进就业。二是建立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从收入分配范围看,中低收入者绝大多数是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乃至全体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三是完善薪酬宏观管理制度,包括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四是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继续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五是加快基础建设。刚才邵主任也谈到,现在统计的数据不全面、不可靠,因此我们要研究建立中国的收入分配检测体系。
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益和公平的问题,再分配更要注重公平。再分配中通过运用税收保障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加大对初次分配结果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70年代后,发达国家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外,也有把收入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式,可以研究这一问题。具体到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是应当与时俱进的,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在探索中持续创新,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结合十七大的学习,个人认为在推进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着重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
二是处理好国有企业同其它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今天协办单位都是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我也看到讲话的议程安排中有企业年金的内容,中国在保障方面目前的矛盾比较突出,我做这项工作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比较多地反映企业的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差别较大,一般在一倍甚至两倍左右。解决的方式,企业年金作为补充养老形式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它的意义对市场,对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中国老龄化的进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年金的发展是弥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途径。当然年金的管理包括保值增值确实非常必要,近两年向市场化的方面迈动较大。同时还有一个风险防范的问题。
三是处理好竞争性国有企业与部分具有垄断经营特点的国有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四是处理好国有企业经营者之间及经营者与普通职工工资的关系。
收入分配问题,刚才邵主任也谈到,我们在工作中很多领导也谈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确实也是感觉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刚才在下面也谈到,平均主义和效益的关系,不同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在理论的探讨中都还是一个未尽的事宜,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更多地来和理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分配制度。
总之,国资委研究中心举办这个研讨会,对收入分配问题进行探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刚才我讲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和需要认真研究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08年01月19日 11:40来源:百度财经
“张东升:收入分配改革是社会利益格局变革的形式”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279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