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保基金会理事长戴相龙在首届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年会上的演讲
(2008.6.11上午)
女士们,先生们:
专业的兴趣和我的工作责任心,让我一定要参加这个会议。我相信,来参加这个会议的代表,可能观点不一样,但是对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大方向认识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我们今天到会人都是志同道合者。
去年10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里提出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由于我有在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地方政府和社保理事会工作的经历,我深深体会到胡锦涛总书记这个讲话的重要性。我在中央银行工作的时候就说过,没有资本市场,企业不能增加资本金,就难以增加对银行的贷款,中央银行也没有办法调控商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那时候我就呼吁,为了有利于实施货币政策,在发展商业银行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发展资本市场。
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股票融资。去年底全国股票市场有30多万亿元的市值,其中9万多亿元是流通股。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是重大进步,但股票市场发展不够稳定。全国社保基金有很大的比例投资股票市场,获得较好回报。可能有一些人不了解,好像我们靠知道什么消息才赚了钱,我理解一些朋友们的心情,但是我要说,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社保基金坚持长期投资,坚持责任投资,坚持谨慎投资。我们不直接购买股票,而是通过优选的基金公司去购买,这一点外人并不了解。我们对股票投资,有一个自我控制的比例,一旦市值过高了,股票的投资比例过高了,我们会主动下调投资比例。社保基金在股市的投资效益好,主要还是坚持了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谨慎投资,特别是我们委托他人投资,利用了中介组织这样一个专业管理优势。我们社保基金会会在股票市场稳定发展中,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二是债券融资。2007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8万多亿元,年末债券托管量12.3万亿元。但是,企业债券发行余额只有4400亿元,是很不够的。发改委把上市公司发行企业债券转交证监会管理,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但是,后来听说银行不能为企业发债进行担保,有的部门规定投资人对无担保企业债券不能购买。因此,此项改进尚未见效。对此,我觉得很遗憾,但是我要说一点,各个部门的管理可能都有道理,但是,我们要想到企业发债融资的需要,要把事情办好。
三是基金融资。基金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创投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本应统一制定一个《基金法》,但是,由于有许多不同意见,先搞了一个证券投资基金法。有了这个法,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很快,现在已批准60多家管理公司,300多个基金,总资产已有三万多亿。创业投资搞了一个政府规章,也算是上了轨道了,但是规模不太大。对产业投资基金,提出的早,但发展慢。1997年中央提出来了要制定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人民银行搞了一个初稿,以后给了发改委。发改委也做了大量工作,我一直跟他们保持着联系。2001年7月份国务院讨论过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但认为不成熟而暂缓出台。2006年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支持下,天津市设立了渤海产业投资基金,总额为200亿,这对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重大突破。我国已经把产业投资基金的试点工作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去年底、今年初国务院成立了改革工作指导小组,这项改革明显加快了。我们今天这个会议,就是在国务院提出要加快产业投资基金改革试点的背景下来召开的,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希望我们大家聚集在一起,抓住这个机会,很好地商讨这个问题。
首先,我讲一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的迫切性。
一是企业融资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成长型的企业,迫切需要资本,迫切需要既掌握资金、又有管理技术的投资人向他们投资。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还可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二是投资人保值增值的迫切需要。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资金越来越多,比较富有的家庭或个人也越来越多,有房子住了,有汽车了,还有较多的钱可用于投资。个人和企业有权处置自己的资产,包括进行投资活动,这不是用他人资金从事金融业务,对企业和自然人的投资管理应该放宽一点。
三是完善资本市场的迫切需要。一般说来,股权投资基金对现有企业投资,目的在于创造条件推动企业上市,从而实现投资退出,获得较大收益。这类企业上市质量较高,有利于股票市场稳定发展。
四是完善宏观调控的迫切需要。站在宏观层面来看,除财政资金外,我认为社会资金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是工商企业资本金,另一部分是信贷资金,这两类资金在数量上有一个合理比例。2007年我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按照投资要有40%资本金来测算,需要有资本金5万多亿元,是不是有这么多资本金,应该很好地分析。我国是资本形成不足,信贷扩张过分,企业资本的增加和信贷配置不匹配,导致社会资金结构不合理,降低了社会资金利用率。在我国,创造一百元GDP,要有160块钱的货币供应量,但是在美国只需要60块,间接融资比较多的日本都比我们低。商业银行的企业存款和个人存款很多,加大了货币供应量,降低了社会资金利用效率。如果我们将这些存款较多引向资本市场,成为企业资本金,不仅有利于企业成长,也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由于企业资本紧缺,就求助引进外资,办了一批技术水平一般的企业,加大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压力,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可以缓解以上压力。
所以,我们一直宣传一个道理,目前,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发展基金融资,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是企业直接融资的迫切需要、投资人保值增值的迫切需要、完善资本市场的迫切需要、完善宏观调控的迫切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有了统一认识,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就能顺利进行。
其次,我讲一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抓紧制定股权投资基金的法规。现在,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势头比较好。2006年,国务院有关部门支持成立渤海产业基金。现在,国家发改委已经提出来,市场设立50亿以下产业投资基金只需向发改委备案,50亿以上的,报发改委核准。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或者正在核准的产业投资基金,据说有10个,共有1200亿。而且,很快要向国务院上报试点方案、试点办法,我相信经过今年或者再长一点时间,股权投资基金在资本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昨天,我在大会上演讲讲到,当前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最重要的是要制定法规,没有法规不行,尽管法人和自然人可用自己的钱去投资,但是,没有法规的指导和保护还是不行的,就是国家允许,个人也不敢去投资。制定法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基金的名称,叫“产业投资基金”,还是叫“私募股权基金”,还是叫“股权投资基金”?也是争论不休。中国有一个特点,名词多是因为部门多。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和“天津包子”,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我是这么想,十多年前提出来这种基金叫“产业投资基金”,还是非常合理的。当时私募股权基金国外有,国内没有多少人提,所以用“产业投资基金”这个名词,我觉得顺理成章。但是,从市场角度和对外开放来看,还是叫“股权投资基金”比较好,正好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对应。
从现在试行的运作方式看,产业投资基金虽然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差别,但是本质还是相同的,即对未上市的公司进行投资,把它改造重组再上市。现在,有很多人将这种基金称作“私募股权基金”,我认为是对的,但现阶段我国还不会设立公募股权投资基金。所以我建议,在现阶段,把“产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统称为“股权投资基金”,制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以后再完善。我认为大家应该求同存异,围绕这种基金的基本属性,参照外国经验,总结我国的实践,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制定好。
二是扩大试点。试点要扩大,但我也不认为要进行很长时间试点后才可以制定管理办法。金融业改革的试点跟其他不同,其他试点可停可撤销,金融改革的试点是不可以停止或撤销的。现在这项试点是有组织、按程序进行的。现在的试点,跟过去大不相同,经过十多年,总的看,投资人对证券投资、债券投资和基金投资的风险有了认识。总之,试点工作应该进行得更快些。
在试点中要研究解决当前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中的几个普遍问题。除了基金的名称问题、加快制定办法和加快试点问题外,我认为还有几个问题。设立这种基金,重点是吸引机构投资,但也应有条件地允许自然人投资,对自然人自有净资产可以规定下限。对基金的设立形式,有的说是公司制,有的说是信托制,还有说是合伙制。我和有关部门商量,他们认为可把三个基金设立形式都规定清楚,各有利弊,让投资人自己选择,不要定死了。另外一个,就是明确解决不要重复征税。
三是培养和引进基金管理人才。中国人有能力办好商业银行,银行体制改革后,我国就能出现一大批称职的银行家。但是,管理股权投资基金是人才紧缺。天津发起设立渤海产业基金的时候,我向有关投资人打了电话,发出设立基金邀请书,不到2个月就募集到200亿份额的基金。但是,在商议基金管理公司向基金收取佣金和利润分配时,吵了6个月才定下来。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我们现在搞股权投资基金,不是缺钱财,是缺人才。现在,我国设立的基金及管理公司较少,成立时间较短,管理公司业绩还不明显,投资人不愿意向管理人支付较高报酬。为此,我们要培养人才,也要大胆引进境外的人才。现在,中外合资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有30家,境外股本大多是49%。对此,中外合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参照。
四是支持把天津建设成股权投资基金发行、交易、管理、信息和人才培训中心。外国资本大量流到中国来,中国资本也将大量流向国外。2006年我们国家在外的净债权是六千多亿美元,去年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四千多亿美元,预测到2007年底我国对外净债权会继续增加。我认为,要促进国内外资本有序、双向、互赢流动。国内外各类基金管理公司和企业汇集于天津,参加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就是为了创设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平台。
国务院已定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是全国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金融改革的重点,主要是直接融资,直接融资试点的重点又是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充分运用现有中国北方产权交易中心,创造条件设立全国未上市公众公司股权交易市场。集中人才在天津试点,搞好了可以积累经验,制定规定,谁都可以学,可以在全国推广。我建议,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充分发挥有关城市的作用,共同推进我国现代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三,社保基金将在我国股权投资基金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不仅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也是资产管理机构。我们社保理事会,不但在口头上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而且可以运用社保基金来推动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我原以为社保基金会是一个稍微轻松的工作,到了社保基金会后才发现很不轻松。现在公布社保基金总资产五千多亿,加上我们投资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的各一百亿的市场增值部分,社保基金总资产已达到六千多亿,预测到2010年将超过一万亿。我们一定要管好这个钱,所以说责任重大。现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对我们的资金使用结构做了调整,原来规定我们投资工商企业,比如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京沪快速铁路,投资入股总额度可占我们成本的20%。今年三月份,经过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占股本的10%,现在总额度约为500亿元,2010年可达一千亿元。社保基金在支持股权投资方面已有一定经验。2004年投资中比基金效果很好。2006年发起了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现在,我们已经决定向鼎晖、弘毅投资。很多记者老问我投资多少钱,可以告诉大家,向每家投资20亿元,最后以双方协议为准。另外,我们要选择更多的现有基金和管理公司来进行投资,这是对现有基金和管理公司的支持。但是,如果社保基金找不出更多的基金来投资怎么办,我们也可以考虑,以社保基金为主导发起新的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这对市场肯定是有好处的。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钱有很大比例投资于股票,但也不能都去买股票,买股票有风险,有风险也是对的。也不能都去投资银行存款等,现在通货膨胀是4.8%,实得利息不多。如果不能保值增值,我们怎么向国务院交待?怎么向老百姓交代?因此,我们要扩大对工商企业和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手拉手发展。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到了社保基金工作以后,从我的专业的兴趣和我的工作责任感出发,我感觉到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太重要了。全国社保基金应该用较多资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我们不但要使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还要促进金融体制改革,还要为企业开辟更多融资渠道,从而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我祝贺这次论坛圆满成功,同时,我希望到会有关人员、有关金融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大胆往前走,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有关“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讲话,为工商企业扩大融资渠道,为机构投资者保值增值,为自然人增加财产性收入,尽到我们金融界专业人士应该尽到的责任,谢谢大家!
“戴相龙在首届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年会上的演讲”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1861.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