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您说过,适应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商法才是善的商法。很多人认为,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新《劳动合同法》倡导的 “福利化社会”的水平,新《劳动合同法》中有很多强制性的条款增加了企业成本,属于超前立法。您怎么看?
江平:市场经济中一般的合同法遵循意思自治和双方约定原则。但许多国家为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已经把劳动法纳入了社会法范畴,劳动条件、最低工资标准等都是法定强制性条款。
各国的劳动法都注重于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企业家必须了解劳动法的强制性特征和趋势。社会保障程度高体现了文明,但如果福利过高、过度保护劳动者,又会出现社会倒退的现象。然而中国的现状是,并不存在劳动者被过度保护的现象。首先,中国没有西方那样强大的、能够真正为工人争取经济利益的工会;其次,中国不能罢工;第三,中国也没有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且各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比其他国家低很多。
目前的新《劳动合同法》只不过是对劳动者应该享受的合法权益给予法律上的保障,这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制度。《公司法》中有一条是企业要有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被片面地理解为捐赠、捐助等公益慈善事业,它不仅包括环保与资源,也包括民生与职工权益的内容。如果连这些起码的保障都做不到,就不能被称做文明社会。
在中国,穷者更多的是劳动者,富者更多的是企业家。在贫富差距日益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从整体上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完全有必要存在一部保护劳动者的法律。不能以考虑中国国情为由忽视、盘剥劳动者的利益。
“怎么看新劳动合同法的超前立法”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153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