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被称为老百姓“养命钱”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已走过了八个春秋。作为中央设立的战略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弥补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养老金收支的一部分缺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坚持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设立全国社保基金,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保障能力的一项英明决策。
面向未来,改革创新中求发展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国务院对个人和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为企业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作了规定。2000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同时设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简称社保基金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建立了类似的储备基金,全国社保基金的建立无疑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八年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始终以发展壮大社保基金、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为己任,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资本市场规律的社保基金管理运营之路,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开辟资金来源,扩大资产规模。社保理事会一直以来把多渠道筹资、不断扩大社保基金规模作为首要任务。全国社保基金成立初期,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一部分彩票公益金。2004年国务院决定将境外国有股“减持”获得的资金充实社保基金。现在,境内国有股转持和开辟资金新来源的工作也正在研究推进中。截至2007年末,全国社保基金权益4140亿元,其中财政性净拨入2650亿元,占基金权益的64%;累计投资所得1490亿元,占社保基金权益的36%。按市值计算,全国社保基金的资产总额达到5162亿元。此外社保基金会还积极开展受托代管业务。
二、拓展投资范围,加快基金发展。扩大投资范围是提高投资收益、加快基金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国社保基金设立初期,只是投资国债和协议存款。2003年,借鉴国际上养老金运营的一般做法,开始进入股票市场。2004年开始实业投资,直接向金融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入股,发起投资渤海等产业投资基金。2006年底开始投资境外金融产品。目前,全国社保基金已成为多元金融资产的管理机构。2003年—2007年,全国社保基金每年平均实现收益率为10.7%,经营收益率为15.4%,分别比同期年均通胀率2.59%高出8.11个和12.81个百分点。5年来,财政性拨入累计1446亿元,占同期全国社保基金权益增加额的34.9%,投资所得累计1459亿元,占同期全国社保基金权益增加额的35.3%,超过了同期财政性累计拨入总量。
三、增强运营能力,确保基金安全。经过多年努力,社保基金已形成行之有效的投资运营风格和投资分配方式。社保基金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投资理念。2007年底,全国社保基金投资于股票和一年期以上各种金融产品4854亿元,其中境内外股票1816亿元。投资方式从初期以委托投资为主发展到委托投资和直接投资并行。2007年底,按市值计算,全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资产为2573亿元,约占资产总额的50%。同时,根据基金实力和风险防范原则,对基金投资固定收益产品、股票和实业股本投资实行比例控制,设立5年和每年资产配置比例并按季微调,提高了资产质量和创利抗跌能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坚持机构和队伍建设是社保基金事业发展的组织保证。社保基金会党组通过精设机构、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建立起前中后台分工明确、协调有效的运作格局。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管理运营队伍。目前,在册人数为154人,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有116人,有境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有32人。通过开展组织文化建设,提炼和明确了机构的使命、目标、核心价值观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9109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