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农民工,所有在京流动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昨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人文北京行动计划(2010-2012年)》,通报了上述内容。(4月8日《新京报》)
让每个公民都能老有所养,这是社会福利的最终结果。当前,我国很多省市在养老保险方面,都已经做到了城乡全覆盖。但是,这样的城乡全覆盖,往往是以户籍作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必须要是本地户口的人,才能入这个养老保险。流动人口等非当地户籍的人员,就被排除在外了。
而北京市开始执行的给流动人口上养老保险的政策,则刚好填补了这个漏洞。如果说此前的城乡全覆盖能覆盖绝大多数人口的话,那么,流动人口也能上养老保险,则完全有可能让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达到100%。此举意味着,在京流动人口的“市民化”待遇有所提升,“向前走了一步”。这无疑是社会福利提高的大好事,值得称赞。
这个政策的好处就在于,像下岗失业人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外来务工人员,等等,这些流动人员也都可以对养老消除后顾之忧。也就是说,人们不再害怕因为工作变动而失去社保,所以,这必将有利于人才的更好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给流动人口上养老保险,完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不仅仅要给流动人员上养老保险,还应该给他们上医疗保险。实际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虽然同属于公民的基本社保体系,但公众往往更欢迎入医保。养老保险,先缴费后受益,受益期极有可能延长到几十年以后;而医疗保险,缴费后马上受益,只要生病就有保障。因此,对于有储蓄习惯的中国人而言,更多人乐于接受医疗保险。所以,尽管给流动人口上养老保险“向前走了一步”,但未来的还有很多路要走,让所有人都享受全部社保的阳光,这才是终点。
【作者:孟桢尧】 【出处:新华报业网】
“给流动人口上养老保险值得推广”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728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