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登峰 摄
●中国已经走过了单纯追求做大财富蛋糕的改革时代。“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各个领域协调发展、同步发展的一个后改革时代。新时代的特色应该是“民生为重、富民优先”
●我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确立一些基本的约束性指标:在“十二五”期间将基尼系数控制在0.45以内,到2020年时控制在0.4以内;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提高幅度在“十二五”期间应当不低于5个百分点,到2020年恢复到5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部分应高于财政收入的增幅,每年1到3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30%左右;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公共服务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覆盖
●中国立法正在民意引领下以关注民生的视角,走向民生立法的历史性转型。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将走上法制化轨道,“十二五”期间,我期待的是《社会救助法》、《社会福利法》、《慈善事业法》的出台,那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城乡居民有稳定的安全预期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里……”在出租屋里,44岁的农民工王旭和他的伙伴光着膀子声嘶力竭地翻唱《春天里》。这是汪峰2009新专辑的主打歌曲。
湖南省委书记周强说:“每看一次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段视频在网上迅速蹿红。很多人看后为之动容。网友留言,两位农民工用沧桑呐喊着当下众人的苦涩、对未来的期待。
目前,各地纷纷开展“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国家公务员、工人、农民,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十二五”,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如何发展?怎样才能让所有人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五有目标?
11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兼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十二五”,社会保障制度在普惠制中构建公平化
记者:“十一五”期间,民生正在由一种政治宣示语言转化为执政与施政理念,并开始落实在具体的相关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上。十七届五中全会勾画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发展蓝图,那么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又应朝哪个方向发展?
郑功成:从各方对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看,经济增长和GDP增长已不再是唯一的核心指标,而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民生和社会建设的目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比如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表明,我国已经走过了单纯追求做大财富蛋糕的改革时代。“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在内的各个领域协调发展、同步发展的一个后改革时代。新时代的特色应该是“民生为重、富民优先”,在全体国民合理分享财富蛋糕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让老百姓真正逐渐过上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记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如何实现全体国民合理分享财富蛋糕?
郑功成:除了提高劳动报酬和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居民收入,“十二五”期间尤其应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已非“雪中送碳”型,而是要在普惠制的基础上,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过去的30年,中国一直强调的是财富的创造、增长和积累,而不管是谁获得了最大利益,我们追求的都是把蛋糕做大。如今,蛋糕做得很大了,GDP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特别需要形成新共识,即把“合理分配财富”置于与“尽可能的创造和增加财富”并重的位置上来考虑,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同等重要,甚至需要更加重视财富的合理分配,才有利于财富的继续增长和积累。
现阶段社会财富分配不公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长期过分追求效率优先乃至形成片面追求财富增长的结果。虽然中央政策以往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近几年更是强调突出社会公平,但很多制度安排与政策措施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公平,或者考虑公平不够。由于缺乏公平性,导致利益的调整缺乏合法性,无法得到被调整的一方的认可,进而表现为诉讼、上访以及各种群体性事件甚至恶性案件,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社会信号。所以,现在在收入分配问题上应该考虑在遵循公平原则下实现效率的提升。
因此,我多次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当进一步明确由追求效率优先、鼓励部分人先富的财富分配方式,转变为突出公平、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财富分配方式。
记者:那么,我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愿景是什么样的?
郑功成:总的讲应当实现三个目标:一是让全体国民都能合理分享到国家发展成果;二是让城乡居民通过合法手段与相应的制度安排走向共同富裕;三是缩小地区、城乡、群体和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因此,与前二次收入分配改革相比,这一轮收入分配改革更全面、更复杂,最终目标是确立一个清晰、公正、定型的收入分配秩序。
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应以构建长久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为目标,突出合理分配财富与普惠民生的发展理念,深化国企、户籍、就业三大体制改革,调整财政、税收、社保三大宏观政策,从提升就业质量等五个方面入手扭转初次分配失衡格局,从完善政绩指标等三个方面促进地方理性发展。
现在,很多人想的都是短期内暴富,甚至把劳动所得放在次要位置,所以股市、楼市才会引起那么大的关注;许多单位的员工不是指望体制内的工资,而是指望工资外的收入,这些都是对收入分配秩序没信心的表现,是不正常的。推行收入分配改革,就是要引导人们把注意力转到多劳多得,转到通过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来为自己赢得更多收益、提高生活质量上来。
因此,我曾通过各种途径,建议在“十二五”规划中应当确立一些基本的约束性指标,以明确收入分配改革与民生保障的目标预期。约束性指标应包括明确基尼系数的控制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将该指标控制在0.45以内,到2020年时控制在0.4以内;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提高幅度在“十二五”期间应当不低于5个百分点,到2020年恢复到5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部分应高于财政收入的增幅,每年1到3个百分点,2020年达到30%左右;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公共服务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全覆盖。
【出处:工人日报】
“郑功成:“十二五”社会保障制度由基本保障转向全面覆盖”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579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