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北大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理事会员年会”是其理事会员单位与研究中心共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分析当前保险与社会保障领域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促进产、学、研交流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日前,在北京大学举办的2010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理事会员年会暨“保险与‘十二五’展望”圆桌会议上,围绕“保险与‘十二五’展望”这一主题,来自30余家理事会员单位的中心常务理事和代表畅谈了未来五年中国保险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与机会。
看点一:推动国家宏观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尚未完全退去的全球金融危机留给人们最重要的反思之一,就是要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而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十二五”期间如何发挥行业优势,承担起风险管理的重任?既对保险业发展提出挑战,也带来具有潜力的发展机会。
“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前提是,认真识别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各种主要风险,并对风险的载体、主要风险诱发因素、风险的传导机制、风险的容忍度等加以认真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手段。”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心主任孙祁祥教授在主旨报告表示,“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未来五年内保险业有许多增长点值得我们挖掘。
孙祁祥教授从国家宏观层面分析了在未来五年需要给予格外重视的六大风险源:一是高度复杂、联系广泛且脆弱的金融体系;二是具有潜在威胁的“三农”问题;三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四是不协调的发展和失衡的结构;五是不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风险;六是腐败和商业贿赂的蔓延。她提出,需要从系统、动态的角度来认识、识别、防范和管理风险,同时对风险有辩证的认识。鉴于风险的综合性、交叉性、动态性特点,应当尽快建立起一套国家宏观综合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使用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潜在和显性的风险因素,建立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等风险指标子系统。对各种风险的载体、主要风险诱发因素、风险的传导机制、风险的容忍度等进行认真研究,探讨防范、控制和管理风险的各种有效措施,由此为国家发展规划与决策提供系统的思维框架和可靠的科学依据。
慕尼黑再保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常青认为,“十二五”期间,发展方式的变化,社会结构与环境变化为保险业发展带来机遇。
“首先看风险累计的影响。”常青说,对财产保险来说,相比与自然灾害,今年发生的“大连爆炸”、“上海大火”这两个事件的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事件本身。“在商业化社会,这样的事件对保险影响要大得多。常青强调,未来三到五年,对单一风险的累计、多维度风险管理,是再保险公司需要探索和研究的。
看点二:参与破解社会养老难题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黎宗剑认为,供需矛盾,即经济发展对保险的需求和落后的保险业供给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十二五”期间保险业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抓住这个矛盾才能使保险发展规划更贴近市场的需求。“目前养老保险的开发和发展太滞后了,我觉得保险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大作用。”
来自中国人寿(601628)战略规划部相关负责人在对“十二五”期间的保险业发展前景表示乐观的同时,认为保险业未来发展方向,将是通过改变增长方式,建立起新的经营模式。她提出:“保险公司需要在抓住市场机会的同时,重视培养市场。比如企业年金市场,养老公司模式的探索;从国家来说需要出台制度激励措施,同时社会应成立跨界的养老协会等协调养老问题的解决。
【出处:金融时报】
“展望“十二五”:业界解析保险业发展五大看点”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578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