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保制度缺陷何在?
从各方的信息来看,中国碎片化的社保制度导致了不同人群社保待遇的差异,并激起社会的不满,有必要加速改变——过去几年一直说在改,但实际迈出的步子却很慢。
不公平的碎片
许多人提出:“为什么公务员不交养老保险,养老金却比交保险的还要高?”
这种呼声其实直指了中国社保制度目前的一个软肋——高度的碎片化,即不同人群根据身份不同拥有不同的社保制度。
就养老保险而言,现在全国共有四套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制度(其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又有不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据《第一财经日报》调查,就养老保险而言,目前大部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是不用缴纳任何费用的,在退休之后就能拿到由国家财政和单位支付的养老金,数额一般是退休前工资的70%到90%。
仅有上海等少数几个省市在上个世纪90年代根据中央要求做了改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参加了社保缴费。另外,部分地方对聘任制的公务员要求缴费参加社保。
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比例很低的进入社保制度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事实上也并不按照社保制度来领取养老金。
一位了解内情的社保学者介绍,尽管这部分人从形式上看是缴了养老保险费,进入了城镇职工社保制度,但是其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也不是按制度进行的。
“事实上,(这部分人)进入(社保)制度和没进入制度一样,还是按照公务员的标准领取退休金。”这位学者说。
这种不同身份不同养老制度的碎片化现状已经造成了不同人群之间的攀比甚至是不满。首先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内部,参加了缴费的部分人员尽管可以跟其他同身份的人一样领到同样水平的养老金,但依然有不满:凭什么我需要缴费而你不需要缴费?
而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内部,也存在攀比心态。2009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拟定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个省市开始试点。这一做法在事业单位人员中引起较大反响,养老金改革为何拿事业单位开刀而不动公务员?在这种情绪的压力之下,五省市试点工作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而更大的不满来自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与者。根据现行规定,城镇职工按工资基数的8%缴纳养老保险,而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与工作时收入之比)仅有40%左右,远远低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70%至90%的替代率。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5年间,机关退休金年均增长13.07%,同期企业退休职工的收入年均增长仅有6.92%。
此外,城乡社保福利上的差异也已经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并引起不满。
改革阻力
中央政府早已注意到社保制度碎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从2007年开始就多次要求促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今年两会期间表示,这几年人保部一直在进行有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既研究了很多国内的实际情况,也参考借鉴了国际上的很多做法和经验。
但由于直接触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利益,时至今日,除了局部地区的试点之外,这项改革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难有实质性推进。即使在去年10月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中,也是简略地提及“关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目前社保制度改革的大方向已经明确,那就是改变现有的碎片化社保制度,建立相对公平的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两会期间,多个民主党派提出提案,建议要加速推进全国城乡社保体制的一体化。
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担任总负责人、数百位专家学者与官员参与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描绘了未来社保制度的蓝图:到2049年,经过对各项社保制度的整合,建成以国民基本养老保险(或者统一的国民年金制度)为主体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覆盖全体国民,实现人人享有体面的老年生活。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社保专家则认为,要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很大的阻力。
“凡事一牵扯到利益,就复杂了,就难办了。所以这个改革,方向和路径都明确了,需要的就是决心和勇气。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起来难度太大。”这位专家表示。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碎片化社保制度反思:我们需要怎样的改革”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3931.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