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中国和拉美养老金制度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中国养老金“空账”规模大约为1.3万亿元人民币。而所谓“空帐”,是指尽管你的账户里名义上有钱,但实际上却只是个无法兑现的空头数字。有学者表示,这1.3万亿元还只是保守估计,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2004年更是已给出过2.5万亿元的天文数字。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按照目前的制度及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无论这一数字究竟是多少,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金空帐会越来越大。
中国从80年代开始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进行改革,1997年国务院正式发出了确定了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从过去现收现付的企业养老制,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转变。社会统筹部分用于现有退休人员养老金资金来源,个人账户部分则为眼下投保的在职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作资金积累。这种制度设计的本意,具有过渡期的特征,其本意乃是寄望于两种制度的优势互补,但事实上累积着双重风险。一方面,那些在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的职工,他们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于是就有了这笔“历史债”需要填补,造成个人账户的资金被挪用,形成空帐。另一方面,除了社保基金被挪用,通货膨胀导致的贬值则是隐性风险。以通货膨胀率为3%计算,当前社保基金缩水的程度就已超过300亿元。
中国早在10年前就已迈进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为1.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8.87%,而0-14岁人口与10年前相比比重则下降了6.29个百分点。未来数十年,中国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剧,预计204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12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养老金赤字将愈加突显。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可谓“未富先老”。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学者高培勇和汪德华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在现有社保制度框架下,要确保2020年中国每个退休者都能领取养老金,以替代率(即领取养老金占该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重)52.4%计算,上述两大养老金计划的支付缺口都会持续增加。最早在2015年,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就会出现支付缺口。两位学者预计,如果现在不能未雨绸缪,及时调整政策,到2050年,养老金缺口累积将达到该年GDP的95%。这样巨大的资金缺口,必将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需要转嫁给当代企业或进行代际转移。
巨大的空帐需要填补,只有以下几个解决办法。一是增加年轻人数量,但以目前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政策来看,这个方法基本不可能实现。二是一部分国企愿意红利上缴,以填补空帐,但自削利润似乎不会是中国企业所为。第三就是大量印发钞票,从账面上填补空帐,但这会造成通货膨胀,对增进民众福利基本没用。
中国的社会保险体系欠了太多的帐,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有太多的人民老无所依。社保基金空帐运转的问题终有一天会显现出来,中国养老金缺口规模之巨大,很可能让如今青壮年一代的晚年无处安放。我们清偿历史欠债,我们为未来奋斗,但我们的未来又由谁来保障?
“养老金巨额空帐:我们的晚年如何安放?”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299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