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金入市的消息时刻
4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人保部正在研究制定全国的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办法颁布实施后,要对委托投资运营的问题进行统一调整。
尹成基指出,下一步人保部将按照国务院指示,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模式、管理机制、政策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抓紧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促进基金保值增值,维护广大参保人的切身权益。
3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将更多配置固定收益产品实现保值增值。
而在去年12月,履新不久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首次建议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此后,郭树清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养老金入市”,这一政策目标亦得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积极响应。
实际上,作为最具灵活性金融子行业的信托,一直没有太多机会在养老金投资运营上大显身手。据了解,曾有中信信托、中诚信托、上海国际信托以及华宝信托获得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其中,中信信托和华宝信托拥有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两项资格,中诚信托和上海国际信托拥有受托人资格。
另外,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的境内委托投资主要通过18家管理人实现,其中有华夏、嘉实、博时、南方、鹏华、长盛、易方达、国泰、招商、大成、富国、工银瑞信、广发、海富通、汇添富和银华16家基金公司,以及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2家券商。
在2004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第二批社保基金管理人“选秀”时,曾有两家信托公司“入围”。有业内人士认为,社保基金管理人由基金公司扩展到券商和信托公司,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不过,遗憾的是,仍未有信托公司“有幸”成为社保基金管理人。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信托公司参与养老金管理运营等问题,专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就业与社保中心主任杨燕绥。
信托文化匹配养老金需求
第一财经日报:您一直呼吁按照信托方式管理养老金,您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是什么?
杨燕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缺乏产权认定,产权不清,产权保护也不到位,产权的界定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信托应该成为中国21世纪经济文化内容之一,要大力推动其发展,宣传信托文化,健全信托法律,培养信托平台,但是前提是进行产权界定,用现代方式界定产权,信托则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信托的核心内容是信任委托,不管什么情况,代人理财的财产都是别人的,不能放在自己资产负债表,不能贪人之财,要维护财产所有人的产权,另外,信托进行的资产管理领域比较宽泛。
养老金和别的财产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锁定账户、长期积累、规模巨大、涉及个人安全、政治敏感性较强。第一,在保护产权方面,保监会2006年将长期产品保持独立,和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分开,这是一种进步。第二,多种经营,养老金规模巨大,保值增值需要多种投资手段和方式,而信托作为资产管理的手段,属性灵活,限制较少,领域宽泛,恰好符合养老金需要多方位投资管理的需求。第三,养老金追求“雪球效应”,而信托在信任基础上进行长期的资产管理。第四,信托管理收取管理费,捆绑受托人和受益人的利益,实现受益人利益最大化。鉴于此,信托的文化和养老金的需求是非常匹配的。
日报:在您的理论中,多次提到建议学习日本的养老金信托银行,这是怎样的考虑?
杨燕绥:日本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的信托银行帮助老年人买公寓、购买私人医生、护理、旅游等服务。信托成为了老年人的理财师和服务采购者,成为了养老服务的采购龙头,因此可以进行价格谈判,保证质量,推动养老服务产品的标准化和产业化。
信托未真正走上“信托道路”
日报:在中国养老金运营体系中,与银行、券商、基金、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信托公司有着怎样的优势和劣势?
杨燕绥:信托公司的性质非常容易做养老金受托人,没有太多障碍,银行只能做托管人,不能投资,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不能托管,需要让银行托管,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是投资管理人,如果要成为受托人需要申请资格审查,建设信息、档案、服务系统,他们不一定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对于信托公司,只要对养老金收益和稳定有好处的,信托都可以投资,功能非常全,本身又符合信托各种文化,信托最适合养老金管理。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中国的信托不是在做这种资产管理,它们是在圈钱,在养老金领域不容易圈钱,企业年金完全按照信托的方式又不太好做,信托公司看不上这个领域,它们在房地产、矿产领域到处圈钱,没有走真正的信托道路。
如果说信托参与养老金运营有劣势的话,就是不能提供暴利,它需要信任,以长期产品为主,追求“雪球效应”,这实际上还是个优点。
日报:目前社保基金18家管理人有16家基金公司和2家券商。信托公司一直没有出现在上述名单上,在您看来,原因何在?
杨燕绥:信托公司的投资能力还是不行,中国的信托公司不够地道,不伦不类,属性灵活却造成各方面能力欠缺。另外,从信托之外看,中国也缺乏产权保护。
日报:中国信托业由于历史原因给人留下了“坏孩子”的印象,目前正处于重新塑造行业形象的时期,但是由于经过历次整顿,行业发展可谓是历经波折。这种历史因素是否会影响信托公司介入到养老金管理运营?
杨燕绥:中国信托业经过几次洗牌有了比较地道的信托公司,性质上是信托公司,但是它们不做信托,只坚持资产独立,滥用资产管理,事实上不是向银行靠拢,就是向证券靠拢,还是在重复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圈钱行为。
中国的信托公司,资产虽然是独立了,但基本上没有资产管理能力,这是中国信托业现在的扭曲状态。不过现在做得比较好的,贴近信托本质的是企业年金受托人。
日报:对于信托公司参与养老金投资运营,您有何展望?再具体到公司层面,什么样的信托公司能够担此重任?
杨燕绥:前景非常广阔,但关键中国要重视产权界定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产生信任基础,产权才能清晰化,有这种文化氛围才能打造真正的信托公司,这是前提。
信托公司需要按照信托的原则和特点,坚持打造信任基础以及专业性,要追求良好的业绩,不能急功近利地追逐暴利,应该追求“雪球效应”,认真做好资产管理,打造信任基础,回归信托本质特征。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信托文化和养老金需求非常匹配”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235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