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秉文 | 文
做实个人账户是目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改革目标,是中国完成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型的标志。从2001年开始至今,中国先后在13个省市启动了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然而试点情况并不乐观。
绝大多数省份近年来做实个人账户的试验已趋于停滞。例如,从官网主页数据看,2009年以来,上海市每年做实个人账户的增幅仅为利息,只有几个亿,说明上海市已经基本不向个人账户注资,其他试点省市的情况大致也如此。
第一个试点的省份辽宁历史包袱沉重,做实个人账户的实践更加举步维艰。辽宁省从2009年开始不得不“借支”个人账户资金用以发放当期养老金,这意味着2001年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试点方案》(即“42号文”)所规定的“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分开,个人账户基金不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的基本原则被彻底打破。相对于其他省份的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徘徊状态,辽宁的改革实际上已经倒退。
试点停滞甚至倒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转型成本高昂。这个显性的成本就是个人账户,要是把账户做实了,支付退休一代的养老金就不够,于是账户就是空的,空账额逐年攀升,这几年每年都增加几千亿元。2001年从辽宁试点至今,举中央和地方之财力,做实账户资金总计2703亿元。第二,做实个人账户之后的个人账户基金收益无法保证。在中国目前的高增长条件下,实账上的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几乎不可能取得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增幅的投资收益,甚至连CPI都跑不赢,个人账户基金越大,福利损失就越大。多数试点省市做实个人账户没有积极性,也与此有关。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骨干制度,目前辽宁省做实个人账户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已敲响警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对顶层设计进行深度反思。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基本框架的本质与核心是部分积累制。但事实上其实现方式有很多,统账结合只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德国的积分制、瑞典等七国的名义账户制。对于中国而言,最适合的养老保险体制是实行记账式名义个人账户制(NDC)。
所谓记账式个人账户制,即参保人缴纳一定百分比的个人收入,由国家为其记入个人账户;但资金随即可用于支付当代养老金,个人账户并无真实资金存在,仅有缴费记录。这也正是这一养老体制名称中“记账”二字的由来。政府财政担保在缴费期间,由政府根据可支付能力预先决定并公布名义利率,并据此逐年为账户计入利息。当参保人退休时,再由政府根据一套精算程序,将账户中所有的账面积累换算成真实的退休金,发放给每一名对应的退休者。
当前中国养老保险的空账规模大约2.25万亿元,而养老保险基金总结余1.96万亿元,用现有结余将所有空账填平实际上只需财政支出3000亿元,这个转型成本中央财政并非不能承担。关键问题在于彻底还清历史债务、做实个人账户之后的统账结合制仍然不具有持续性。因为相对于现收现付制,统账结合制下的投资问题解决不了巨大的福利损失。
在中国实行向记账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体制的转轨并不复杂,只需要将现在企业缴给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资金统统划入缴费者个人账户之中,在这种体制下,参保人的个人缴费获得的企业配缴部分也将全部成为参保人未来的个人养老金资产,形成“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参保人员的参保积极性。
与此同时,社会统筹账户取消,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标准仅与个人缴费额度、年限等相关。缴费额度高、年限长,未来领取养老金待遇就高,自然会对高缴费、晚退休产生激励。更重要的是,这一体制将彻底打破养老保险基金跨地区统筹的障碍,可立即实现真正的全国统筹。这就彻底消灭了现行养老保险体制碎片化特点,抚平了全国各地在养老保险问题上的所有地方利益。一旦实行NDC,养老保险待遇将会完全成为每个参保人的个性决策事务,参保人与国家对立的现状自然化解。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出处:财新网】
“郑秉文:养老保险制度出路 记账式个人账户制”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81788.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