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日前接受采访时披露,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10多年来,个人账户积累只有1500多亿元,“空账”超过1.3万亿人民币。(7月28日《工人日报》)
这不免让投保人很担心,原来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并未进入自己的账户,而被“挪用”发给退休职工了。据郑秉文介绍,中国养老制度借鉴的是“智利模式”,采取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个人账户由雇主、雇员双方缴费,并全部进入账户。但实际运作中,由于国家未对在实行个人账户前已参加工作但尚未退休的职工所欠下的“隐性债务”进行补偿,所以社保部门不得不“寅吃卯粮”。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始于1997年,“寅吃卯粮”已经持续14年。据专家说,“智利模式”在拉美多国获得成功,政府通过发行认购券和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了转型成本和“空账”问题。中国既然引用“智利模式”,为何又不向这些国家取经?有专家认为,巨额“空账”填满后可能贬值,佐证是2000年-2008年间,我国CPI平均涨幅为2.2%,而同期养老金账户投资收益率不到2%,每年损失几十亿元,还不如继续“空”下去。
用在职员工缴纳的养老保险供养退休职工,表面看似乎没有风险。但万一经济形势有变,将影响到亿万职工养老。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突破2万亿美元,相信国家有实力解决养老“钱袋子”的问题,既然如此,早解决总比空账越拖越大要强。
“养老金“寅吃卯粮”凸显制度缺陷”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473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