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首日迎来79家单位办理业务
昨日是深圳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的第一天,全市46家银行网点及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办事大厅共迎来了79家单位办理业务,而前来咨询相关业务的单位和个人超过700人次。据悉,按最低工资标准也就是每月1100元的职工可申请个人免缴住房公积金,连续亏损两年的企业也可以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
办理业务者主要为企业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事大厅看到一位来自人力资源公司的工作人员,办理业务十分复杂,该公司为4500人开设10个二级单位公积金账户,由于资料齐全,该公司也成为办事大厅首个正式办理缴存登记的客户,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客户”。据透露,他们所申报的缴存比例从5%到20%不等,共有10个,包括6%、8%、13%、18%。
虽然住房公积金是由单位办理的,但记者发现在现场咨询的个人也不在少数,而他们的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如何申请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此外,一些社保基金存量客户也就是在1992年深圳实施公积金制度所覆盖的一部分企业职工十分关心自己的公积金是否可以提取,根据目前的相关规定,同时满足男50岁,女45岁的失业者并且账户封存两年以上的条件才可以提取公积金。
记者还注意到,昨日前去办理业务的主要是企业,由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缴存比例将由政府统一制定标准,并在近日出台,因此,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预计在标准出台后将迎来一次办理业务的高峰。
办事大厅和银行业务有不同
在公积金中心办事大厅里,记者就遇到了几位前来办理业务的单位专员,他们虽然是带齐了材料,但却没有办成业务。经工作人员解释,记者才进一步了解到,与银行网点相比,设在侨香村的办事大厅业务受理范围有所不同。该办事大厅主要办理一些较为复杂的业务,例如免缴、缓缴、单位缴存登记注销以及人力资源公司因派遣员工至不同用工单位,需建立一、二级单位公积金户的;身份证号重复的职工申请个人账户设立的;一个职工有两个住房公积金账号,办理并户的。
据了解,有两种情况可以申请免缴和缓缴:一是按最低工资标准领取工资的职工申请个人免缴住房公积金的;二是因连续亏损两年等情况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单位,经本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工会讨论通过,可以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缓缴。
而对于单位缴存登记及专办员注册登记、个人账户和联名卡业务设立;缴存基数、比例调整,单位及个人信息变更等一般业务则在银行网点办理。
企业踊跃办理缴存业务
不仅是个人对住房公积金格外关注,其实,在缴存首日,记者发现各企业对公积金的缴存也显得很积极,深圳毅达讯贸易公司负责办理单位业务的人员就告诉记者,其实对于企业单位来说,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利于缓解职工对住房需求的后顾之忧,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企业的凝聚力。
据了解,住房公积金制度也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自身负担。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企业按照规定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即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某职工月工资收入为2000元,该企业按10%的比例给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每人每年补贴金额为2400元,该企业现有职工100人,所得税率为25%,则该企业在建立住房公积金之后,每年可以在成本中列支住房公积金补贴240000元,在提高本企业职工福利待遇的同时,可以少缴纳企业所得税60000元。
月薪1100元的员工可免缴
“我在一家民营企业上班,但月薪很低,是否可以不用缴存住房公积金?”在公积金中心的办事大厅,一位不愿透露全名的廖小姐向记者倒出了“苦水”。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强制性地提升职工住房支付能力以及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支持职工解决自住住房问题。缴存住房公积金是国家法规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员工必须缴存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袁以立说。
据介绍,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户籍和非户籍在职职工缴存。在职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被有关主管部门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在岗从业人员。符合在职职工标准的,都应当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进入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并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如果员工工资刚好是1100元,符合深圳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员工需在工资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部分就可以申请免缴,但单位必须依照相关规定为员工缴存。如果员工的工资超过了这个数字,哪怕只超过1元,那么也不能申请免缴,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缴存,”袁以立介绍.
本地宝办事易频道编辑温馨提示:
办事易频道编辑为您推荐,您可能还感兴趣的链接:
“月薪1100元个人可申请免缴”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462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