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尹成基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社保费率关系重大,其调整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的情况。的确,从目前的社保制度来看,社保费率无论是升是降都面临很大的挑战,可谓左右为难。
今年以来,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悬疑到延迟退休年龄的恐慌,关于社保的热议一波又一波。最近,关于中国社保费率的高低问题争议又起。清华大学社保学者白重恩提出,应尽快降低社保费率,扩大社保的参保面,同时以国企分红来补充基金的不足。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虽然现在名义缴费率不低,但是考虑到不少企业人为降低了缴费基数,实际缴费率并没有那么高。
这种状况使得社保费率的调整面临一个两难的窘境。
首先,如果降低社保费率的话,意味着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基金面临着更大的收支压力。当然,通过扩大社保参保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保收入,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的欠账。事实上,中国目前社保基金的所谓盈余,参保面迅速扩大是其重要原因。据统计,今年1~9月,全国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0407亿元,同比增长24.6%;总支出15889.8亿元,同比增长23.2%。问题是,参保率的快速增长能够持续多久?
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为例,这两项制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制度覆盖。根据人社部的最新统计,截至9月底,仅这两项保险,全国城乡居民参保总人数达到4.49亿。尽管相当部分参保居民选择的是缴费最低档——年缴费100元,但由于参保面的迅速扩大,尤其是大量青壮年的参加,这两项养老基金的增长迅速。
根据《第一财经日报》的了解,在部分地区,由于最近几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不佳,地方政府跟部分企业形成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协议”——只要企业保证就业,政府对其人为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一些企业,通过设立多个工资卡应付检查等方式瞒报工资的做法已成公开的秘密。这导致相关职工的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远远低于制度设计水平。
按照中国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养老金的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为58%。但由于养老金的缴费基数较低等原因,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远远达不到制度设计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降低社保费率,而期待中的国企分红等因素无法弥补基金不足,结果可想而知。
与降低相比,提高社保费率更加不现实。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说,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对138个国家的统计,中国的费率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以北京为例,企业为员工缴纳五项社保的总数已经达到员工前一年平均工资的32.3%。
正因为考虑到企业的负担,人社部今年曾表态,为解决小微企业发展的困难,考虑在缴费基数上可以做出一些调整,使他们在选择上更具弹性。
中国的社保制度走到这样一个路口,需要的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疗,而是更大的决心,更有魄力的决断。以社保基金缺口来说,多位专家提过利用国企分红弥补基金不足的建议,但至今还是只闻专家语,不见事落实。若没有这样的魄力,只在费率上做文章,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老等保障问题在老龄化日益严峻的中国将继续成为心头之患。
“社保费率调整面临两难”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45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