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网讯 “精准扶贫”的关键在于“精准施策”“精准保障”,笔者认为,社保扶贫应积极探索从“精准扶贫”到“精准保障”的新路径,从而实现精准发力、精准脱贫。
一是公平保障,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首先,应保尽保,公平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权力。打破区域、户籍壁垒,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允许在市区就业的外地户籍人员及其子女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困难群众的保费由政府全额资助,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其次,有效保障,防止参保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断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重大疾病保险为延伸,医疗救助为托底的多层次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不分门诊、住院费用类别和疾病种类均予以保障。
二是精准扶贫,努力化解重特大疾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首先,在公平保障基本医疗上,建立健全大病住院和门诊统筹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其次,精准施救重特大疾病患者,建立健全大病特殊用药和罕见病保障制度;最后,分类救助疾病经济负担过重人员。针对抗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能力的不同予以分类救助,如,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困难人员个人自负部分实行“零起点,上不封顶,门诊住院皆有”的医疗救助。其他参保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个人自负部分达到一定额度后予以救助。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按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确定其救助起点。
三是创新服务管理,确保社保扶贫更为精准高效。首先,创新经办模式,延伸经办半径,提高经办绩效。积极探索网上办事、微信、手机APP 等“互联网 +”服务模式,提高参保人员就近就便服务的获得感;其次,利用社保卡实名制和金融支付功能,推进“智慧医保”建设,实时结算基本医疗保险、重大疾病补助、医疗救助费用,再造医院就医流程,变扶贫救助由事后为事中,降低就医时间成本,减轻医疗困难人员医疗费垫付压力,防止因医疗费垫付压力过大而出现“应急性”经济困难的情况;最后,加强对医药协议单位的管理,积极推进支付制度改革,着力推行完善智能审核工作,创新稽核检查方式,完善社会监督网络,加强部门协作监管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降低社会医疗总成本和困难人员医疗费负担水平。
(撰稿:曲阜市人社局 李月)“从“精准扶贫”到“精准保障”——浅谈如何做好社保扶贫”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16137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