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27年的老员工郑某乘坐公司班车时不慎受伤,公司却以郑某受伤前“无故旷工”为由解除与其的劳动关系。在向市劳动仲裁部门申请公司支付赔偿金无果后,郑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日前,奉贤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判决公司支付郑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人民币53万余元。
郑某从1986年起就在公司供职,负责工程服务工作。2013年4月1日,郑某乘坐公司班车上班途中,因班车紧急制动,不慎撞到车前挡风玻璃,导致头部受伤。之后的4个月间,郑某一直处于医疗期内。
2013年8月16日,奉贤区人社局受理并支持了郑某的工伤认定申请。可是令郑某没想到的是,一周后,他却收到了公司以其2013年1月至4月期间“无故旷工”11天、违反《劳动合同法》和公司章程为由发出的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沟通无果后,郑某向市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被告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51万8千余元。而市劳动仲裁委做出裁决认为,虽然公司具有管理疏忽,解除劳动合同行为不具有合法性,但合同解除后,郑某的工伤待遇可能无法及时享受,故不予支持郑某请求。郑某不服,诉至法院。
郑某认为,他从未旷工,公司擅自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违法,严重损害了他的合法权益。公司则辩称,员工实行考勤制度,上下班时间的认定以读卡识别机为准;即使忘记考勤,食堂午饭消费记录也视为出勤。而2013年1月至4月3日期间,郑某没有门禁刷卡记录、无故旷工长达12天,公司与其解除合同合法。即便要支付赔偿金,按平均工资也只有30多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从查明的事实看,原告所在部门每月应核对该部门人员的出勤情况后提供给人事部,而部门考勤并未反映从2013年1月至4月3日期间原告存在旷工的事实,在此期间原告的工资也未因缺勤被扣款。被告认为在2013年3月底已发现原告旷工,却直到2013年8月才以此为由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也与情理不符。故不予认定原告“无故旷工”。最后,法院判决被告公司支付赔偿金539000余元。(韩青宏)
“员工乘班车途中意外受伤遭解雇 法院判决公司支付赔偿金”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10202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甚至“医养融合”的话题日趋升温。在2016年两会上,这个话题也成为...[查看全文]
本报讯 近日,网络有传言称:“中国社保缴费全球最高”。据此,《人民日报》邀请其各驻外记者调查部分国家的社保支出与国民享受社保待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全世界173...[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