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金入市”的话题,自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1年12月份首次提出后,就一直牵动着证券市场的神经,并由此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引发热议。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此话题虽然热度依然不减,但对“人民保命钱”的养老金的探讨却更为全面、更为完整、更为理性。
其实,早在今年“两会”前夕,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在2月26日公开向媒体吹风称,要继续加快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明确指出推进长线资金入市的三大措施,分别涉及保险资金、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而对“养老金入市”问题,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养老金投资运营的相关制度,推动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运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还称,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投资价值,为养老金投资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逐步形成养老金和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巡视员欧阳昌琼再次阐明了上述观点,并强调说,养老金、住房公积金的问题不仅是“入市”问题,更重要更急迫的是投资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因此他建议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模式:制定严苛的准入条件遴选资产管理机构,并定期公布投资组合和投资收益,接受社会监督。而政协委员、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王娴谈到“养老金入市”时,明确指出,“养老金入市”提法不准确,正确的应该是扩大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她说,根据审计署2012年发布的审计报告,社保基金98%是以银行存款和买国债为主,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为此,王娴表示,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要扩大投资渠道需修改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和有关部门正在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目前修订法规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修改的具体方案也逐步达成共识。
作为社会保险基金的主管部门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胡晓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明确表示,养老金可市场化运作。胡晓义称,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企业年金已经通过市场化运营来实现保值增值,效果还都不错。“2.37万亿元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以吸取这些经验,在安排了现有的支付部分外,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实现保值增值。”
从证监系统与人社部代表委员“两会”期间对“养老金”表述的内容看,“养老金入市”正走在制度化建设,法律化保障,多部门协调推进,风险可控的正确道路上。
笔者还想提及的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发改委主任张平的一句话。他说,稳定消费预期就是要让老百姓敢于花钱。而刚刚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演讲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则强调,要让百姓赚更多的钱。他称,国际经济形势给出的教训是,消费不能靠政府开支来支撑,不能靠政府举债来刺激,也不能靠信贷增加来支持,要靠给人们更多工作机会,赚更多钱,才敢去消费。
没错,要给百姓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多地赚钱,更大胆地花钱。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驱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的需要,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一 “中国梦”的需要。在此,笔者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未富先老的当下中国,领钱的人相对会越来越多,缴费的人相对会越来越少,社会保险基金的压力也只能是越来越大。因此,在百姓自己赚更多钱的同时,也要尽快让养老金的投资运营通过专业化市场化制度化的管道为百姓打好工,赚更多的钱。毕竟,今年已是“十二五”的中局之年;毕竟,国务院转批人社部等六部门制度的《社会保障“十二年”规划纲要》中有明确的要求,即“完善基金监管政策法规,积极稳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养老金的投资运营及其入市已是时不我待!
“让养老金为百姓打工赚钱”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97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查看全文]
那么,下一步,作为拥有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的中国,如何让社保基金运行得更规范、社保何时能进入“全国漫游”时间、养老金“双轨制”如何并轨?代表委员对此发表了看法。...[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