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上对养老“双轨制”,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议论颇多,认为这样很不公平,应尽快并轨。“双轨制”是怎么形成的?该如何客观、全面看待不同群体的养老待遇差?改革的方向是什么?针对以上问题,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统一,也就是“并轨”,“这个大方向是明确的”。
养老事关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胡晓义副部长养老制度并轨的“大方向是明确的”表态,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公众的热烈关注。但坦率地说,这并不是一条很有价值的新闻,因为其传递的信息并不新鲜。早在2012年12月19日,仍然是胡晓义副部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曾经说过,“社保待遇‘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
胡晓义副部长当然知道公众期盼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犹如大旱之望云霓,为了不辜负这种热望,他表示,“这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如果缺乏深思熟虑而仓促上阵,就可能造成新的矛盾和问题。人社部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方案成熟后,所涉及的各项改革举措将逐步实施。”“顶层设计”云云其实也属于旧话重提,今年两会上,面对代表委员对“双轨制”的抨击,胡晓义代表人社部回应称,“养老金双轨制等一系列问题正在进行综合研究和顶层设计。”
作为制度不公的一个符号,养老“双轨制”的成因和严重危害及改革的紧迫性,社会早已形成普遍的共识,包括人社部。2012年12月17日,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出席《中国养老发展报告2012》发布会时痛陈:养老“双轨制”每年都在两会上激起了强烈反应,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高度重视和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的时候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一个非常严重、不能再拖下去的问题经过多年研究讨论,在2013年有望破题否?胡晓义副部长“大方向是明确的”表态让人鼓舞,但因为和以往多次表态一样,没有提出明确的时间表,似乎一时又无法乐观。
破除养老“双轨制”难在何处?应该承认,双轨制之形成有历史的因素,而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一旦并轨,责任如何划分、费率怎样厘定,都不宜等闲视之。但要论牵涉人口之多,问题之复杂,当年的国企改革的难度显然并不逊色,为什么就能够大刀阔斧地推进下去呢?
症结究竟在哪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曾经发表过他的看法,“说废除养老金双轨制这难那难,都是托辞。说白了,就是因为涉及到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了。”
来自利益群体的强大阻力是不是养老制度改革多年来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根本原因,当然不妨见仁见智。但从常情常理的角度进行思考,如果一个人是某个制度的利益相关者,最后又授权其进行制度的改革和设计,公平性受到一点影响又有什么奇怪?
养老制度改革设计者的地位已经注定,设计者作为利益相关者的身份一时又无法动摇,这样一种局面,破除“双轨制”还有希望否?有的,完全可以寄望于“顶层意志”,在中国推动改革,很多时候,“顶层意志”比“顶层设计”可靠得多。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出,要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任何一个对当下现实有着清醒认知的人都会承认,养老“双轨制”的实质就在于用制度之手拉大不同群体收入差距,人为加剧社会不公。它难道不是一个最大的利益固化藩篱?公众还要对这个藩篱的存在容忍多久呢?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既然“顶层意志”已经明确,破除“双轨制”是拿出决心立即行动的时候了。
“破除养老“双轨制”关键在于行动”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828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