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之所以长期被热议,是因为一旦实施,无数人生将会发生改变。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这样既定的战略框架下,人们不禁猜想,到底怎样细化的延迟退休才能最大程度释放公平正义?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建议,延迟退休应女先男后或女快男慢,用30年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郑功成分析认为,现行规定男性是60岁退休,延迟退休的空间并不大;而职业女性则被分成若干等级,从50岁到60岁退休不等。显然,女性延迟退休的空间要大于男性。
现行退休机制在退休年龄上女性大幅低于男性,无法体现男女之间的平等,对女性的人生发展形成抑制,存在制度性歧视的嫌疑,造成很多人的不满。而延迟退休采取女先男后或女快男慢的办法,无疑会是一次纠偏。
诚然,这样的方案较之已有的退休机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要想让退休制度真正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公平,就必须最大程度聚焦权益的“最大公约数”,这就要求此项制度彰显柔性。
近年来,不论是男女同龄退休的整体讨论,还是延迟退休的细节议题,都会陷入无休无止的争议之中。不仅在大的方向上有人反对、有人支持,就是在退休的具体时间点上,也争议不断,不同群体各执己见。一个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相关制度是“一刀切”,容易造成权利误伤。
事实上,有人想延迟退休,也有人想提前退休;很多女性为“男女同龄退休”欢呼,但也有女性更愿意提前退休。最尴尬的是,有些人年龄很大,想退却退不了。比如,最近被称为“唯一获准退休院士”的秦伯益老人就表示“厌烦了,我不愿意再被人家当花瓶了”。如今他终于获准退休,过上“游山玩水、高谈阔论”的晚年生活。然而,在他背后,仍有太多院士被“终身制”捆绑,想退也退不出。
在这个多元化时代,社会分工复杂,不同群体对于退休的诉求不同。这些诉求,体现在权利、福利、文化、情感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退休制度应该避免生硬僵化,需通过政策的柔性变化,来对一些特定的群体进行区分对待。比如,分析当前社会分工、人均寿命、教育年限、工作周期、劳动强度等不同情况,将这些内容置于当前养老制度保障的框架下,通过专业的计算方式,最终形成细致灵活的退休制度,体现制度的柔性与人文性,使相关制度真正指向公民权益的最大公约数。
也只有如此,延迟退休机制才不会被少数既得利益集团绑架,才能透露出更多的制度善意,释放出更多的公平正义,推动每一种人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扩展阅读:
延迟退休 社保缴存年限是否有变?
延迟退休无实际意义 公平才是关键
如何积极理性看待渐进式延迟退休?
导读:延迟退休改变无数人生
专家称:推行延迟退休时机尚未成熟
报告指社保地区不平衡问题突出 保障水平整体下降
深圳商报:社保制度不该有“打劫条款”
人社保信息显示上年我国3.09名职工养1个退休职工
养老制度改革 人大委员建议男女65岁同龄退休
养老金并轨加速促公平 专家称统筹层次需提高
“导读:延迟退休改变无数人生”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623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