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新县昌明乡东风村位于崇左市大新县昌明乡东部,2015年被列入广西“十三五”贫困村。2015年朱新华到东风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通过调研,他发现东风村在发展上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是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二是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三是基层组织干部软弱,村民观念守旧,发展理念不强。为破解难题,改变困境。朱新华认真研究分析,因地制宜提出“转观念、强基础、兴产业”的工作思路,踏上了扶贫攻坚的破冰之路。
精准识别明对象,建档立卡谋脱贫。做好建档立卡和精准识别工作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和基础。为了确保精准识别工作质量,朱新华组织工作组通过3个月的连续努力,顺利完成东风村的精准识别工作,为开展后续的扶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根据入户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他结合东风村贫困户的实际绘制了“十大行动到村到户”脱贫作战图,挂图作战,确保精准扶贫。
壮大队伍强基层,加强引导转观念。来到东风村后,朱新华发现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干部队伍软弱涣散、人员配备不齐;部分村屯干部素质不高、服务意识薄弱;村民的“等靠要”、保护主义和只看短期利益等小农思想较严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他与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其他村民交流谈心。一方面强调党组织和干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道路上的核心领导与榜样作用,提高村屯干部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多方争取建设资金7万元,解决了东风村村委办公楼的修缮问题。
完善设施打基础,改造旧貌换新颜。东风村多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朱新华到村里后了解到,村民最强烈的愿望就是村村通水泥路。为改变这种落后的面貌,他积极谋划东风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通过深入调研,撰写了《东风村扶贫项目实施方案》,详细规划了东风村近3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将交通道路、人饮设施、水库修缮和美化亮化等民生工程纳入方案。为将各个民生项目尽快落地,他多次向上级汇报并努力争取支持。目前,东风村投资1800万元的40公里通屯道路硬化工程已经开工;东风村5个屯采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办法,实施屯内道路硬化;投资40万元的村委文化广场和舞台已建成;在咪岜、念增和板章3个屯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结束了这3个屯无安全饮用水的历史;在板扭屯实施美化亮化工程,绿化屯级道路两侧,统一粉刷美化房屋外墙面,同时安装了35盏太阳能路灯。
因地制宜谋发展,探索产业促脱贫。东风村的贫困除了基础设施落后外,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优势产业支撑。当地农民长期以来依靠分散种植甘蔗、玉米和苦丁茶、八角等经济作物作为收入来源。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信息不对称限制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选择什么产业项目,成为产业发展“破冰”的关键。经过深入调研,朱新华将短、平、快项目与中远期项目相结合,因地制宜,在东风村实施三大项目。一是实施苦丁茶改良及加工厂建设项目。二是推广澳洲坚果种植项目。三是实施电商扶贫项目。通过三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委基层办)
“扶持产业发展助推脱贫致富”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4140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