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上对养老“双轨制”,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议论颇多,认为这样很不公平,应尽快并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比较“双轨制”下的待遇水平不能简单化,同时又表态,养老保险最终要“并轨”,大方向是明确的。(8月4日《人民日报》)
养老“双轨制”被认为是导致养老待遇不公的“罪魁祸首”。数据显示,我国公务员和一些事业单位员工不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多年连续保持在100%左右,而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替代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国际警戒线——50%。显然,两极分化的养老金替代率主要“归功”于养老“双轨制”。
面对公众的议论和质疑,胡晓义副部长这次不仅分析了养老“双轨制”形成的原因,并且引导公众全面、客观比较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待遇水平,有一定积极意义。尤其是胡晓义表示,养老保险“并轨”大方向是明确的,这一表态公众乐意听到。
但是,胡晓义副部长代表人社部的表态或者承诺,并没有完全消除公众疑虑。原因在于,改革养老“双轨制”,不仅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也没有清晰的路线图。胡晓义称,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差距问题的解决。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难以让公众感到乐观。
尽管从2005年开始,已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但仍然“跑不赢”公务员养老金。有媒体刊登了网友的一个观点:“企业退休涨一百锣鼓喧天,媒体头条;公务员涨一千没有报道。”这说明,如果不限制公务员养老金上涨,企业人员与公务员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越来越小。
虽然从2008年开始,选择了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而且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2年均被列入改革重点,但几年时间过去了,央广经济之声《天下财经》今年5月份的报道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在今年将继续保持停滞状态。到目前为止,这一试点改革的成败不言而喻。
也就是说,我们试图通过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以便向公务员养老金水平看齐,不仅没有达到目的,从网友普遍反映来看,差距反而还在拉大。我们试图通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来“破题”,同样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养老保险“并轨”,恐怕就成了一个遥远的梦。
有关方面明确养老保险“并轨”大方向值得肯定,但要为达到“并轨”目的规定一个时限,而且还要有清晰的可行的改革路线图。如果只是明确一个简单的大方向,恐怕抵达“并轨”目的要等到“猴年马月”,对公众而言,这项改革的价值已经打了折扣。
尽管“并轨”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但我们要意识到,只要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只有改革措施充分吸收民意、民智,再难的改革也会取得明显效果。现在的问题是,这场涉及公务员利益的重大改革,由谁来设计、谁来推进?如果让公务员主导这项改革,自己“割肉”会很难。
笔者以为,最可行的办法是,像新一轮医改一样,组建一个跨部门的权威领导机构领导改革,并委托独立机构制订“中国养老保险综合改革方案”,并公开征求民意。这个方案应该对改革时间表、路线图进行详细描绘和规定,而监督这个方案落实的机构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全国人大。而且,这项改革的路径不妨从上到下,如果上面顺利推行,下面很难制造阻力。
“冯海宁:养老保险并轨 别是一个“遥远的梦””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827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