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的讨论面和共识面还需扩大。不同行业的普通员工、内人士、家等相关群体都应参与进来,如此才可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平衡。
媒体报道,近日多部委与多套养老方案设计者在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上就养老制度达成多项共识。其中,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已基本没有悬念。
这两个共识,一个着眼于潜在的养老金缺口,一个着眼于补齐养老制度的公平落差,都是有的放矢。但需要看到,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可能面临巨大障碍从而导致上述共识空置。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尽管与延长退休年龄相对更具有社会接纳度,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延长缴费年限后,如果要享受单位补贴部分以减轻缴费负担,就必须尽可能延长退休年龄。更重要的是,由于延长缴费年限要么意味着个人负担的增加,要么意味着劳动时间的增加,因此对于缩小多轨制下的养老待遇差别并无帮助,相反有可能扩大不公平鸿沟。
养老金并轨是唯一可以弱化不公平的途径,但恰是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目前形成的共识与实际操作之间还有漫长距离。彻底并为一轨,还是保持多轨架构只让事业单位职工与企业职工并轨,迄今尚未找到着力点。常识告诉我们,无论是彻底并轨还是部分并轨,都只能是就高不就低,而养老金低的一方向高的一方的每一步靠拢,都意味着新的巨额支出的产生。如果新增支出仍由企业独力负担,很可能导致大量企业不堪负荷,而如果交由财政负担新增部分,财政同样难以为继。
由此可以发现,即使在两个能够形成的共识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冲突:着眼于弥补可能出现的缺口,则并轨因为成本巨大只能缓行;着眼于解决公平,则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在能够取得共识的区域都操作困难,在那些尚不能取得共识的领域又如何推进?
有共识而难落实,当然表明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复杂性,也多少表明了改革思路仍有些在原地转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应该说与养老金改革的顶层设计在半封闭状态下进行有关。养老金改革涉及面广大,利益关系复杂,仅靠专家与部委之间、部委与部委之间就能理清千头万绪,并从中找到能够平衡各方面利益的推进之路,实在难以想象。比如,为什么对于养老金缺口的弥补,总是在职工多付钱或多劳动的框框内打转?正是因为这一思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为什么不能引入市场化方式,将养老金结余部分证券化,使之形成能够保值增值的良性自我循环,以此弥补潜在亏空?
可见,养老金改革的讨论面和共识面还需扩大。不同行业的普通员工、市场内人士、企业家等相关群体都应参与进来,如此才可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平衡。否则共识再多,立意再高,在现实层面也会显得苍白。
“养老金改革共识面还需扩大”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8072.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