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形势总体上不容乐观。从外部经济环境看,美联储的QE削减政策一轮接一轮,让部分新兴国家苦不堪言,尽管当前中国尚未受到明显冲击,但时间长了,恐怕也难免资本外逃的阵痛;从内需层面看,1月份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增长乏力的迹象,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加大。
可以说,从2014年开始,中国将面临更严重的经济增速减速降档与攻坚的双重压力。从短期看,改革还不能立即释放太多的制度红利,相反,还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这种代价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拖累。从历史经验看,每每到这个关键时期,悲观派都会跳出来恐吓改革者,声称经济时速的风险会大过继续改革的收益,这一次也不例外。
当前一些机构观点认为,经济形势的危险程度已经接近于2008年经济危机前夕,经济政策应该立即进行调整。还有一些观点认为,受货币政策稳中偏紧的影响,市场利率的高企将很快刺破房地产泡沫,如果这种泡沫破灭的节奏与资本外逃相契合,那么中国经济将进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从公共政策探讨的角度讲,我们不能说上述观点是天方夜谭,但如果被这种观点吓住,则大错特错。三十多年的改革经验已经证明,任何改革都不是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推进的,相反,逆水行舟的倒逼式改革才具有可行性。
改革要付出代价,逆水行舟的风险与代价显然更大。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坚定推进改革的同时又能稳定市场的信心?这就需要我们从经济改革之外,或者说与经济改革存有唇亡齿寒关系的社会政策方面找答案。
马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总理便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社会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国家发改委昨日刊文称,2014年,将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社会管理、社会领域产业等多个方面继续完善并推进,并在加快在教育、医疗、文化、人口、户籍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为的就是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作用”。
经济改革打前阵,社会政策改革托底,经济改革的阻力通过社会改革的润滑而减小,这在我国经济当前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具有十分重要的针对性意义。虽然看似不是什么奇招怪招,但却是最有用的一招。顺延这个思路下去,只要社会改革在民生方面能够真正起到全面托底的作用,经济改革的代价就可以承受,步伐就不会被打乱,更不会由此停滞。
“社会政策“托底”为经济改革清障”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794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