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医疗服务
截至到2013年,中国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5岁,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亿,占总人口数的14%,预计“十二五”期间将超过18%,2045年将超过30%,我国已步入老年化社会。
“未富先老”成为我国社会年龄结构的一个特色,也将带来极为尖锐的社会矛盾。与此同时,中国虽然GDP总量居全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却在80名以外,还处于中国家的行列。1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认为,如何在资金不足,老年化社会提前到来的当前,走出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是需要迫切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建立“三位一体”养老模式的根源
首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家庭观念,使老人愿意和孩子住在一起,抚育孩子、赡养老人是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居家养老,成本低、促进社会、家庭和谐,同时,能够多利并举的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其次,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老年人所熟悉的周围环境,有着天然的地缘和亲缘的优势。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医院又是我们基层服务的重要平台,而且近些年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老人住在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医院承担养老工作或者托老服务,与居家养老互为补充,为日间老人活动提供很好的场所和服务人员,既可以解决老人日间没有人照料的问题,也可以完成低成本运行,大大缓解养老遇到的难题。而且,这样的养老模式在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并得到老人的认可和接受。
第三,人除了生理,安全等比较低层次的需要外,还需要归属和爱的满足感,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养老中心提供“老有所伴”的条件,满足了老人社会交往,归属,平等和尊重的需要,单身老人也有更多机会找到第二春, 也能填补“空巢”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贫乏和空虚。
“郭启勇代表:建立“三位一体”中国式模式破解养老难题”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7844.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