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并高度重视的公共领域。近日,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建伦,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传书,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务院东北办副主任等出席年会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主持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会。来自多个中央部委的负责人和7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围绕“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社会保障前景乐观,但需要理性把握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原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兼国务院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在发言中指出,解决社会保障逆向转移的问题,逐步实现,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下一阶段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应该考虑以下问题:第一,实行普遍关联原则的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先在其统筹区域内实现均等化,再逐步向全国统筹过渡。第二,实行关联的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其待遇标准与职工就业期间的工资相关联,不能设定绝对均等的标准,但可以设定相对均等的标准。第三,扭转地区间基本社会保障待遇逆向转移的趋势。第四,要统筹规划城乡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事实上面临着日益扩张的社会风险、制度风险与信用风险,这些风险急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与优化现行制度安排才能得以逐渐化解。因此,有必要进行整合制度与优化制度,以提升制度的公平性;均衡责任与增强互济性,以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加快与法制建设,让社会保障真正为全体人民提供清晰的、稳定的安全预期。总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景值得乐观,但特别需要理性判断与理性把握。
南京大学童星教授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目前还存在服务意识薄弱、服务主体单一、服务方式简单等问题,亟需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国家、市场、社会等多主体的服务功能,因地制宜地采用固定型、代理型和流动型等多元服务方式,以“加快形成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对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的可及性与可得性。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托底作用
社会救助是托底性民生保障体系,其政策目标历来为政府和学界所重视。南京大学林闽钢教授认为,社会救助制度应定位在保障个人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两方面。为此,不仅要遵循及时原则,更要坚持有效原则。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认为,应当设定更加积极的社会救助目标,救助原则从体现人道主义式同情怜悯到体现社会公平,制度社会效应不仅要保持贫困家庭温饱,更要让其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并缩小一定的差距。
针对社会救助体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杨立雄教授指出,发达地区正在从相对贫困向绝对贫困转向,从收入贫困向支出贫困转向。贵州财经大学教授王飞跃认为,当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面临开发难、聚集难、生态保护难、人口教育水平低而生率高以及公职人员队伍激励机制缺失等重大挑战。林闽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韩君玲教授等都认为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存在救助对象不明确、法律层次过低、以政策实施内容代替法定救助权益范围等问题。
在制度创新方面,关信平教授建议制订有效的措施来实现更加积极的社会救助政策目标,并建立更加科学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系,明确规定设立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岗位,增强社会救助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度。
医疗保险进入制度定型关键期
医疗保险在实现全覆盖后进入制度定型的关键时期。就未来制度走向而言,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应当继续坚持保险模式。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熊先军认为,我国选择医疗保险的模式具有历史必然性,应当坚持权利义务相结合的社会保险模式。中山大学申曙光教授指出,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给人们一种“稳定的安全预期”,这决定了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与保障水平不能随意变化,为此应坚持权利义务对等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并在此基础上辅之以福利性的医疗保障。北京大学的李玲教授则强调,应当通过强化公立医院改革,着重从供给方入手,建立政府主导的全面医疗保障制度。
在实现全民覆盖的同时,当前医保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医疗保险协会顾问韩凤指出,目前问题多出在决策层和管理层,影响着操作层。具体而言,医保制度城乡分设、管理分离、经办分散;多层次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不互补、不衔接;权利与义务、保险与福利、社保与商保、政府与市场等界线不清等。在制度改革与创新方面,许多专家认为个人账户并未实现制度目标,应予取消,集中有限的资金于真正的医疗保障。李玲提出,公立医院改革是整个医改的关键环节,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本药物、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改革成功,最终都有赖于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中国人民大学孙树菡教授和申曙光教授等认为,保障方式应当由经济保障向健康保障转变,由“重治疗、轻预防”和“保大病、轻小病”向“重预防、大小病兼保”转变;通过健全医保、规范医药、创新医疗这三大重点,调节医疗保障与医疗卫生关系的功能。针对大病保险中短期合约的负面影响,浙江大学何文炯教授提出应当增强对保险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经办机构、保险公司和医药服务公司的多方协同机制。
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清华大学杨燕绥教授指出,人口老龄化伴随生产现代化同时出现,是消费拉动型和科技推动型社会,即老龄人口拥有多元资产和购买能力,劳动人口拥有人力资本和生产能力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国还赶上了经济全球化,必须面对“国内赡养负担”和“国际竞争压力”的双重问题。为此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单纯追求GDP转向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的发展目标,既有积极的发展战略,又有社会政策“兜底”。
养老服务业涵盖多方面内容,是衔接养老服务和经济保障,实现老有所养的关键所在。中国福利协会副会长冯晓丽认为,养老服务功能应当涵盖生活照料服务、康复服务、护理服务、精神文化服务、保健养生服务、老年人生活环境服务等六大方面,当务之急是建立养老服务的标准体系,以期促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可持续提高。
许多专家都认为,社区应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基础和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景天魁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钟仁耀教授等认为,养老服务要侧重基层,贴近群众,应整合社区资源,以家政服务、法律服务、卫生医疗服务等内容为主体,建立包括生活平台、文化平台和健康平台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平台,探索构建老年人社会参与平台。
在制度创新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唐钧研究员在归纳世界各国对失能老人和护理补贴概念界定与政策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由高到低的四种失能老人补贴政策方案,可将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失能老人补贴政策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老年服务体系的支持,应尽快建立起政府财政补贴兜底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社保制度改革关乎每个人的利益”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7840.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