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双轨制”在中国已经到了消除的时候。
林毅夫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双轨制”维持了经济的稳定,但同时也使社会上产生了很多不满的情绪。未来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双轨制都消除掉,让企业平等使用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给民营企业更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尽管林毅夫的“双轨制”所指的是国企相对民营企业,在利率、能源价格以及经营领域上的特权,但民间的理解则更多是顾名思义,将户籍、税收、养老“双轨制”等等作为议题核心。可见“双轨制”在中国,确实是一个太容易印发联想的词语。
追根溯源,“双轨制”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特殊产物,这一构想产生于1986年的“莫干山会议”,是指官方继续保持价格管制的同时,在国有经济体之外允许市场自行定价。
“价格双轨制理论”2011年获得了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时隔20多年得奖,并不是这一理论本身如何精妙,而是事后看来,它在计划体制下打开了缺口,为后来的价格“闯关”开辟了道路。正如颁奖词所说:“价格双轨制改革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中创新性制度安排,实现了生产资料价格形成机制从计划向市场的过渡,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形成,降低了体制转换的成本。”
对“双轨制”本身效果的评价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它作为改革手段是失败的,直接导致“官倒”;也有人认为这一机制实质上不存在,它瞬间就在事实上被市场的单轨合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Willaim Byrd的研究认为,双轨其实就是计划指标和计划分配的减少,其后果可以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的交易从而改进效率。计划轨与市场轨并存的效率其实等价于市场轨,计划轨的存在仅仅改变的是收入的分配,不改变效率的条件。
经济学家刘遵义、钱颖一和Roland的研究证明,“无论市场轨是局部自由化的还是完全自由化的,计划与市场的双轨制都是帕累托改进的”。刘遵义等人认为,与转型前的状况相比,采用双轨制的过渡方法在理论上没有人受到利益的伤害,但肯定有人改善了利益,此之谓“帕累托改进”。
然而为什么这样的帕累托改进没有出现在今天人们所诟病的“双轨制”领域?80年代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印发了其后的价格闯关,最终价格的“计划轨”部分退出历史舞台,而今天的双轨制为什么却使得“计划轨”一端越来越强势?
林毅夫指出,我国经济中目前仍然受双轨制影响较深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的保护补贴:一是金融领域内,尤其是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票市场上。二是资源价格方面,资源税费基本接近零。三是行业上的垄断,包括信息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这些领域正是人们心中典型的“双轨”表现:国营银行大量吸收廉价资金,民间募资却因“非法集资”动辄得咎;国企拿着“四万亿”的廉价资金到处找投资项目,民企却深陷钱荒甚至求助于高利贷;政府办的石油企业可以免费开采国土范围内的油田,而老百姓经营的石油企业想花钱购买油田都没有权利。
显然,80年代搞双轨制是“局部市场化改革”;而今天的所谓双轨制,是通过在政策、待遇、要素价格上对国企进行保护和补贴,刻意维持“计划轨”。对后一种“双轨制”更简单的描述,就是老百姓办的企业在争取国民待遇,政府办的企业在享受超国民待遇——待遇上的双轨其结果就是收入分配上的“双轨”,这也是为什么今天一说到改革双轨制,往往忌惮于触动既得利益群体。
如果A存10元钱,B存5元钱,他们各花各的钱,这叫双轨制,而如上所述的所谓“双轨制”,是限制民企和政府的企业竞争,甚至拿老百姓制造的财富去补贴政府的企业,这显然不能叫“双轨制”,不如称为“官/民二元分配机制”更为恰当。
简而言之,今天的“双轨”并不是在后计划经济时代,计划与市场并存而出现的阶段性“双轨”——否则,按照前述经济学家的研究,它应该迅速并入市场的单轨才对。“官/民二元分配机制”是一种利益输送机制,它不是改革开放的过程或曰“必然阶段”,而是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而林毅夫的批评恰恰有为这种“官/民二元分配机制”留下后门之嫌,比如他提出,在转型过程当中,双轨制优于“新自由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忽略了原来市场上的很多扭曲其实是为了保护在结构主义时期建立的大产业,如果将这些保护补贴全部消除掉,那些大产业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立刻就会破产和垮台,造成失业和社会动荡。
以此对所谓“双轨制”的存在和延续做出解释,其实是对“官/民二元分配机制”进行背书,因为维持那些需要保护和补贴才能维持的所谓“大产业”,本身就背离双轨制的初衷,而是纯粹的利益输送。拒绝从公正的角度谈终结“双轨制”,不仅是回避问题,而且容易理据不足。比如林毅夫表示,中国已经具备了双轨制改革的条件,其理由是“我们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6100美元,资本已经不是那么短缺;原来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现在符合比较优势了,即现在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是可以盈利的。”那么,在人均收入没有达到6100美元的省份或地区,要不要继续坚持双轨制?如果所谓双轨制动摇之后国企出现大面积亏损(一旦要素价格放开,这种情况几乎必然会发生),要不要立即恢复双轨制?
此“双轨”非彼“双轨”,今天谈是否结束所谓双轨制,真正的问题是政府究竟应该完成职能转变,专心提供公共服务,还是继续与民争利。
“郑褚:中国养老金,两种“双轨制””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7065.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