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曾经是中华民族一个优良传统,也曾经是中国解决养老问题的长期习惯。但是现在这种传统和习惯正遭遇重大挑战:首先,长期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4-2-1家庭结构使其变得越来越不符合现实;其次,30多年改革开放使国人富裕起来了,流动性财富和固定资产大增,使得老人们越来越可以摆脱对子女的依赖;再次,物价尤其房价的大幅上涨使得年轻人难以独立,啃老现象日益严重;最后,溺爱现象越来越严重,孩子如果被父母和爷爷奶奶众星捧月,不经风雨,没有吃过苦,一直被当成宠物养的话,长大成人之后,其自我意识大于其应该有的家庭义务和社会责任。而这时,年迈的父母就不见得能依靠“养儿防老”了,西方人今日的习惯和现实也就成了我们这个昨日传统社会的借鉴,在这里,无论法国人、美国人还是英国人的养老方式都能给我们以启发。
法国人的需求
在法国工作时,我有许多留学巴黎的中国朋友,他们无论公派还是自费去的,在努力学习期间都尽力自食其力,找点零活,幸运的留学生能找到陪同老人的工作。陪同聊天,陪同散步,陪同购物,甚至陪同发呆。如果没有陪伴,老人独自生活既寂寞又孤单。
有人曾经解释过孤单和寂寞的区别:寂寞是别人远离了你,孤单是自己远离了别人。而法国人常常两者有之,因为他们壮年时往往刻意保持人与人包括与亲人之间的距离,年迈后倍感孤单,于是找外来人填补这个空白。
对穷学生而言,这种陪聊的工作是打工中的“俏活儿”,不仅轻松且有尊严,它是一对一的,面对的常常是条件好有文化还有气度的法国有闲阶层,这些人肯用金钱来交换时间,用物质上的代价交换精神上的寄托。跟这些人在一起可以增长知识和生活经验,那是付钱都难得买到的。
我的一个朋友陪同的是一个年迈的女研究人员,这个法国妇女生活规律有序,举止气度高雅,不仅纠正朋友法语发音,还能教他各种知识,包括在法国的生活常识、文化习惯和科学道理。
陪同就是一种服务,可以增加就业,还能培养年轻人,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法国人肯为此付钱,还倒过来给你增值服务。老人付出了多余的金钱却换得身心上的愉悦,青年人付出了多余的时间却换得知识的增长,也赚到了钱,这是典型的双赢。
美国人的智慧
在美国工作时,有一个新式养老院就在我常去游泳健身的路上,那是个红色的楼房,建在哈德逊河边炮台公园那个洛克菲勒花园边上,我健身后可以沿着河边花园回家,边走边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但是有时也放弃这个享受,改从养老院前面经过,就是想看老人们吃晚饭的情景。
那里老人们享受着彬彬有礼的服务,他们一个个身着正装在餐厅里吃饭聊天,侍者们身着白衬衫加上黑马甲,就像在酒店一样,看上去和谐而有尊严。有时也看到年轻男女加入饭局,那应该是他们的子女在周末来探望。我想这些子女也是蹭饭,因为这里不是对外营业的餐厅,只能收取住户的钱,所以老人还是花钱请自己子女来这里短暂陪同的。
我曾经出于好奇去里面参观,一个年轻的经理陪着我从楼上到楼下,从食物储藏间到会议厅走了一遍。因为刚开张需要人气,另外美国人迁入新居都有习惯邀请周围邻居前来到访并认识一下。那风度翩翩的中年经理告诉我,这里将是老人们最后的归宿,言下之意:他们将从这里走向坟墓。而其中的各种服务都由他这个老年公寓进行,当然这一切都不是免费的。我觉得他过于直率,把人当成一种产品,多年之后再想想,事实就是这样。只是我们应该把养老做成人性化的产品而已。
很少见到这样的闹市中的养老院,建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下城,而它旁边几百米处就是世界金融中心,旁边是纽约著名的高中,对面是比较好的公立小学,再多走几百步则是纽约市大学。在这里你同时可以看到如初生太阳般的幼童吵吵嚷嚷地走在上学的路上,看到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华尔街金融人士,也可以看到安安静静的老人们从窗前向外眺望这个他们曾经辉煌过的世界……
英国人的选择
就如同法国人将住宅和办公楼混建,相互辉映,使得一些人可以步行上班一样。美国人将养老院和小学校和金融中心混建,让早晨的太阳和落日余晖朝夕相互辉映,使得生活区域更加丰富。对老年人来说,他们天天面对朝气;而对那些年轻人来说,他们则可以想象出自己的未来。在加拿大多伦多也有这种建在市内的养老院,因为无论在哪里,不吵不闹的老人都是好邻居。
至于英国,那曾经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都被福利化了的国家。即便撒切尔夫人执政时大刀阔斧削减了一些社会福利,压缩了政府开支,养老金开支至今仍然是政府开支中最多的,是国防开支的3倍。
一位年近古稀的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在给我们介绍他们国家养老制度时讲到,在其岳父去世后他应妻子的请求将90多岁的岳母接到自己伦敦家里同住,专门请人为她做一日三餐,按国人观念讲这是很有孝心的行为了,尤其是他们自己也是高龄的情况下。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还特别安装了报警器以便老人应急,结果这位英国老妇人像孩子一样经常按报警器,多数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急救车却一次次出动,搞的家人和急救机构不胜其烦。尽管如此,依然每次满足老人需求,因为对急救机构来说不值得报警的事情虽小,但对老人来说就是大事。在老岳母又一次摔倒后,妻子和丈夫商量还是将母亲送往养老院。
制度的优势
看来不少爱面子的法国人喜欢住在自己家中老去,而独立性强的一些美国人年龄大了则愿意过集体生活。英国则是个成熟的居住式养老国家,那里的养老院和社会保障深入人心,成为其他国家效仿的榜样。这中间看上去是个人的选择,其实反映了究竟是家庭还是社会、是个人承诺还是社会契约、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
因为,我们是一个“熟成”(aging)或者说“老龄化”的社会,老龄人口会越来越多。西方发达国家和后起之秀都是如此,比如日本是老龄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高达36%。而中国因拥有2亿老人成为世界上老人最多的国家。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成功,加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珍视和爱惜,各国不得不面对和赡养越来越多的老者,“我们是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养儿防老在现代中国已经是过去式,不仅因为子女数量不够无力承担,不仅因为子女太娇宠无法承担,也是因为这一代老人打下了天下,不仅养育了后代,还为这个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所以他们的晚年有权利被照料,既然养儿防老已经不现实,制度建设就得跟上。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而且是一笔重要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忽视老年人就是忽视社会财富,白白让这种精英财富流失,将会付出巨大代价。此外,老人还是社会的稳定器,就像年轻人是社会发动机一样。养老产业或许会给我们高速发展30多年现已见颓势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21世纪后,我国就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至今已经十几年了,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已经突破2亿,占世界老人的20%,这是个惊人的比例,我们必须有所准备。让养老成为一种制度,而不仅仅是子女的一种义务。
“车耳:国外的人性化养老”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56901.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