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25日在上海举行。戴相龙受邀参加论坛并作主旨演讲。论坛上,他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新京报9月25日)另据东方卫视报道,戴相龙在会上指出:“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搞支付,这叫现收现付,这个没有缺口,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但个人账户在退休时,这些钱都是他的,这时候缺口就非常大了,那时的政府就没法平衡,那是后患无穷的。”
对于中国养老保险缺口问题,媒体一直存在争论,后来官方通过新华网等官方平台出来说明,目前不存在缺口。中国养老保险究竟有没有缺口?将来的缺口有多大?现在原央行行长、现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出来讲了一句实话,那就是确有缺口。这还用他说吗?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专家都知道,任何有良心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不要因为几个官僚出来一说就可以蒙蔽天下人的眼睛。中国养老保险缺口有多大?整整缺少一代人的养老金。也就是说,老一代退休人员本来应该缴纳的养老金完全是字面上抵账,不用缴纳一分钱,国家会给他们缴清吗?至今也没有缴清!显然,对于中国养老保险缺口的争论,首先应该缺的是良心、缺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缺少这些东西,就会胡说八道,偏离方向,甚至害死人!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即使诚如官方所说,中国养老保险金目前没有缺口,但是这种没有缺口是用两种方式抵账来实现的。一是用新一代就业人员缴纳的养老金去养老一代的退休人员,寅吃卯粮。二是利用差异、差别以及自定浮动的办法来限制退休工资的标准,也就是按照有结余的办法办事,而不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国民收入水平来进行统一分配下去。为了解决这两种矛盾,戴相龙同志的建议,完善养老制度,可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等措施,达到收支平衡,明确指出:“现在60岁退休了,将来可能63岁退休。”我的建议是戴相龙同志自己带头,应该推迟3到5年退休,同时应该多缴纳三、四年的养老金;或者是他按常规退休后,3至5年不领退休金,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只要所有公职人员先3、5年带头这么做,让老百姓心服口服,才能如此执行。那种总是坑害老百姓办法,不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做,乱改乱说的东西,只有百害无一利!
中国养老保险金缺口有多大,如何改?这关系到老百姓的终生福利以及社会福祉。老是用一些牺牲老百姓的利益来成就一些事情,是不对的。戴相龙的建议,只能在上海等发达城市实行,不能、最好不要在全国推广。为什么?凡事要有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老少边穷地区、对于一线工作人员、对于那些生命岌岌可危人群、对于长期在低薪工作阶层,这么做,无异于杀鸡取卵,把人逼上绝路,增加社会动荡不安、不和谐因素。戴相龙的建议,我看只有从现在起,现行自愿执行就是最好。这是第三点。
中国养老保险金缺口这笔账怎么算?应不应该追究一些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无法无天,卖光卖空了许许多多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不该破产的也破了,有些法院也和乱政者沆瀣一气,为了少数几个人的利益,大挖社会主义墙角,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这些资产所有者应该承担支付当时和未来所涉及的养老金,但是在许多地方还是被金蝉蜕壳了?怎么办?现在中央政府追查了没有?他们打折支付养老金,甩了花招,许多地方政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些人用些“零碎钱”买断一切,这怎么不会造成今天以及将来的中国养老保险金大缺口呢?现在要所有人来为这些挖墙脚的人买单,政府为何不先追查这些人造成的养老金缺口有多大?让他们先罚先执行这些延迟退休、多交养老金等好政策!对不对?这是第四点。
第五点,我的建议是把养老金、就业基金、创业基金、失业保险金等统一起来、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大做强,从市场发展中弥补缺口。养老金有余可以弥补并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使之成为创业人员;通过就业、失业、退休等基金的灵活转化,激发出一个创新平台,那就是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市场,充分发挥就业人员的创造力,实现从目前开始转移缴纳大笔养老金,以弥补将来的不足。也就是通过创新就业失业退休的体制机制,按照养老金、就业基金、创业基金、失业基金相互促进原则,通过抱团发展的方式,做大转移支付的平台,为全面实现、充分利用市场功能来弥补这些缺口。这个办法比单纯靠财政、发行彩票、进行风投等办法来弥补养老金缺口好得多。人本要钱,钱本要人。只有均衡分配收入,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绝不要等到这只后患无穷的“养老金缺口老虎”出来吃人!
“中国养老保险缺口到底缺什么”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399.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