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与会人士认为,中国已进入人口红利“末端”,人口老龄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建议借鉴相关国家经验,适时“微调”人口政策,积极应对并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劳动技能等方式释放新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进入“末端”老龄化步伐加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科尔德认为,统计数据显示,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会非常快,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四亿人左右,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2012年末,我国大陆15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9.2%,比上年来下降0 .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4 .3%,比上年末提高0 .59个百分点。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首次出现下降。
“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这是事实。”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戴相龙认为,我国老年人口到本世纪50年代可能超过总人口的30%,而劳动力数量开始减少,进入人口红利的“末端”。
日本东芝株式会社原会长西室泰三说,过去20年间,日本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0 .7%,人口总量下降、老龄化、少子化成为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将来也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印度是世界上拥有最大“人口红利”的国家之一。印度工商联合会秘书长迪达尔·辛格,目前印度人口平均年龄28岁,51%的人口在25岁以下。人口老龄化在国内方面会对经济社会带来一定冲击,在国际方面会凸显移民问题。据他介绍,印度政府正在大力提高劳动者技能。预计到2025年,印度将为世界提供1.3亿名劳动力。
美国前劳工部长赵小兰介绍说,美国现有世界上最年轻的1.57亿劳动大军,这主要归功于移民政策。目前美国政府已把移民改革作为工作重点,目的在于防止新非法移民涌入同时,为在美非法移民提供入籍途径。她认为,中国有必要关注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
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与会人士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人口红利,如今人口红利迎来“拐点”,尽管现阶段中国就业并不充分,短期内对就业和经济的影响不大.但未来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值得引起重视并提前应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为充分利用人口红利,我国出台了很多鼓励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政策,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未来中国经济不仅需要寻找新的动力,同时也要解决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的问题。
戴相龙说,我国人口老龄化阶段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还是初期,而且今后20年还将有两亿名农民进城,其中一亿多人将成为城市劳动力,再加上每年600多万名大学毕业生,“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用过分渲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预测,我国未来10年每年劳动力资源稳定在九亿人左右。
中美清洁能源论坛主席丹尼斯·布雷西也认为,过去20年间,中国从乡村到城市的“移民”人数达近三亿人.今后每年仍将有1500万-2000万名此类“移民”,“这是中国劳动力的巨大源泉”。
但在社会保障影响方面,戴相龙认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加大了养老金缺口。我国现在保险业资产超过六万亿元,养老相关部分只有约一万亿元,而城乡居民的储蓄总额约为40万亿元,“好像能够养老,但钱在富人手里多,而且保值增值很困难”。
建议多措并举释放新红利 “戴相龙建议微调人口政策 应对养老金缺口问题”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393.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