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网社保新闻政策法规社保查询维权案例社保观点社保知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社保问答社保计算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保观点 >

养老金不宜进行颠覆性改革

 字体时间:2016-09-07来源: 中国社保网编辑:社保网-夏宇
【导读】: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在完善机制,而不宜进行颠覆性的模式调整,也不宜全面引入名义账户制度。□鲁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在完善机制,而不宜进行颠覆性的模式调整,也不宜全面引入名义账户制度。

伴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在整体上实现了从传统的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险的转变,形成了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模式。与此同时,养老保险制度也面临着地区分割、人口老龄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面对新的形势,中央政府于2013年启动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工作,委托国内外7家机构,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要想明确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准确判断当前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和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养老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之外,民众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不信任是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此,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绝不能局限于对养老金机制本身的研究和分析,而要从养老金改革措施与民众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入手。只有重建和稳定民众对养老金制度的信心,大家才会积极参与这个制度,有了信心的可持续,才能有制度的可持续。基于以上判断,我认为,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在完善机制,而不宜进行颠覆性的模式调整,也不宜全面引入名义账户制度。

其一,模式调整会动摇国民信心。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民众对养老金制度的不信任是当前养老金制度面临的最大危机。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如果再进行重大的制度模式调整,即便从理论上具有激励性,但这种理论上的激励性未必能够转变为民众实际的积极参保缴费行为,反而容易增加民众对养老金制度的疑虑。一旦老百姓不信任这个制度,那么再有所谓理论基础和激励功能的制度设计都只能是空中楼阁。

其二,当前制度的个人账户部分已经具有名义账户的特征。目前我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取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其中的个人账户在设计之初是借鉴新加坡和智利的模式,进行实账积累。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转制成本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部分地区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也无果而终。这里要强调的是,个人账户是空还是实,并不影响目前参保人的实际养老金水平。个人账户规模越大,意味着个人对自己养老承担的责任越大;反之,制度的互助共济性和社会性就越强。当前各地的空账实质上就是所谓的名义账户,已经实现了个人责任与公共责任的分担。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把社会统筹的部分也转变成名义账户。

其三,名义账户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名义账户在财务上采取现收现付的模式,也就是说,虽然从记账权益上看,缴费记录在了个人账户上,但从总体上看,资金仍然是来源于缴费的年轻人,支付给退休的老人。因此,人口老龄化对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带来的挑战是名义账户制度同样无法回避的。缴费者的缴费率、退休者的替代率以及缴费者与退休者的赡养比,仍然是现收现付制度下相互平衡的三个因素。瑞典等国家实行的名义账户制度,在维持缴费率不变的情况下,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其结果只能是替代率的下降,即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的下降。这在目前的改革环境下显然是无法被参保人所接受的。

其四,名义账户制带来城乡制度衔接的困境。城镇化和由此带来的城乡统筹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必须应对的基本趋势。2014年,原先独立运行的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提高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的程度。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有了转移接续办法,但前提是这两个制度都遵循统账结合的基本模式,且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是实账而非空账。因此,如果城镇职工的制度采取完全的名义账户制,就会给城乡制度衔接带来问题。

综上所述,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需要有更宏观的视野,尤其要考虑制度变革的环境和民众的态度,保持制度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稽核、做实缴费基数,尽快实现全国统筹,建立更加合理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等方式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养老金不宜进行颠覆性改革”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35847.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中国社保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网站。文章版权永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帮助

社保常见问题答疑

最新刊登

1

赞助商链接

猜你喜欢

今日热点

享社保、需培训、卖初夜,各国风尘女子规

点击排行榜

  • 新闻
  • 观点
  • 政策
  • 案例
  • 知识
  • 办理
  1. 2016事业单位事假、休假、病假的有关政策规定
  2. 2017年上海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览表
  3. 国家医保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93万人次
  4. 社保怎么补交?农村户口的要怎么补交社保费?
  5. 2017年已经到来:社保卡等新规你必须知道
  6. 内蒙古社保卡进度查询
  7. 2016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一览表
  8. 个人可以补缴社保吗?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9. 社保断了需要补交吗?中断之后如何补缴?
  10. 20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