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将于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一是厘清了“两个基金”模糊认识。在公众意识乃至舆论报道中,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常常是分不清的。《条例》出台,使公众明白了一个常识——“两个基金”不是一回事。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资本划转、基金投资收益和以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构成,用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支出的补充、调剂。在投资运营上,坚持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原则;由于短期内暂不发生支出,更适宜开展中长期投资。社会保险基金就是通常意义上的 “五险”——主要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构成,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用于公民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当期发放。因此,社会保险基金对投资风险的控制要求更高,投资范围较窄,投资运营活动限定条件更多。国务院2015年8月印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作了规范。
社会保险基金入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养老金入市,国家已有相关规范。经过山东和广东两个省的投资试验,养老金入市已经具有现实可行性。至于社会保障基金,更像是国家基金,具有应急补充作用,适应于中长期投资。
《条例》更有助于破解一些市场难题和民生焦虑。就前者而言,社会保险基金可以适当比例入市,社会保障基金也是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实现增值保值的。《条例》明确了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范围、种类和比例,规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应当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比例在境内外市场投资运营基金,合理配置经国务院批准的固定收益类、股票类和未上市股权类等资产。可以入市,这是《条例》给予市场的承诺。当然,《条例》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也预设了防范资金投资风险的防火墙。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一样,确保基金安全和实现增值保值是第一位的。
这是好消息。中国股市刚刚企稳,但还有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二月份通胀率为2.3%,制约了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这对亟须流动性挹注的股市而言少了“输血”通道。此外,美联储4月份加息预期增强,又增加了资本外流和汇市维稳的压力。更要者,2月份的楼市分化严重,一线楼市的虚热开始向二线城市传导。上海和深圳已经加大了楼市宏调力度。尽管如此,楼市热的趋势已成惯性,趋利而为的投资者撤离股市转战楼市的可能性增加。在此情势下,股市最需要的是信心,资本流的注入至关重要。若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 “两个基金”按照比例投入股市,对股市无疑是大利好。即使只是政策宣示,利好在于未来,也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
当然,投资者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救市作用,也不可高估。一是当前的股市风险,让社保基金入市充满疑惧。二是民意和舆论对于养老金入市充满担忧,不管是社会保障基金还是社会保险基金,入市的要求只有一个:安全第一。但市场规律决定了没有任何投资是稳赚不赔的。如何消弭公众焦虑,是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入市的最大难题。更需关注的是,“两个基金”入市的投资主体、风险防控还有待制度化明确。所以,社会保障基金也好,社会保险基金也罢,最安全的投资才符合民意期待。
从社会保障基金的表现看,入市也未必是最佳选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自2000年设立以来,截至2015年12月底,基金规模已由设立时的200亿元发展到15085.92亿元,累计投资收益额为7133.34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82%,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6.47个百分点。市场期待的入市能否维持或超过现在的投资收益率呢?
跑得过通胀的收益率,对于社保制度是压舱石,跑不过通胀或者入市蒸发的投资,对公众而言是灾难。现在的舆论焦点和民意关切是,一方面担忧养老保险基金有亏空,另一方面对老龄化社会充满不安。所以,延迟退休、全面二孩、降低社保费率等才会提上日程。社会保障基金属于应急性的社保储备基金,这部分基金如何管好用好,必须谨慎以对。否则,这个老本一旦被股市蚕食或其他不靠谱的投资消耗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真的就是基础不稳、地动山摇了。
“社会保障基金要管好更须用好”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guandian/131816.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人众所周知,我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但大部分人的工作年限却不止15年,也就是说,实际上的缴费年限远远超出15年;因此,即便增加缴费年限,对个人的影响也相对较...[查看全文]